-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3
PAGE 2
附件
2014年度中药材生产扶持项目申报指南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鼓励作用,不断提高使用效率,2014年度中药材生产扶持项目按照“完善布局、突出重点”的原则,继续完善《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的全国中药材生产布局,进一步集中使用扶持资金,着力解决当前中药材生产中的全局性、基础性、关键性问题。改革项目组织和资金管理方式,“定向择优”与“公开择优”相结合确定中药材生产扶持项目,“一次性补助”与“滚动支持”相结合安排扶持资金,并以“后补助”的方式根据项目绩效评价结果拨付资金。现就项目申报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一、扶持重点
(一)中药材生产公共服务平台
进一步完善全国性中药材生产公共服务平台。主要支持技术力量雄厚的单位,解决道地优质中药材生产、加工、质检、仓储和供应各个环节的技术难题,指导规范化生产,加强产供销信息服务,提高药材质量安全水平,提升供应保障能力,建立健全中药材生产公共服务体系,奠定支撑中医药事业持续发展的稳固基础。
1.技术服务平台。主要扶持生产技术服务基础设施、仪器设备的升级改造,向基层延伸服务网点,建设集规范化生产现场指导、网络教学和远程培训于一体的服务网络,构建集全国性平台、20个区域平台、100个工作站于一体的生产技术服务体系。
2.信息服务平台。主要扶持生产信息服务相关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的升级改造,支持基层产销信息采集、服务站点建设,完善产销基础数据的采集、整理、发布系统,开展中药材产销信息统计分析,构建集全国性信息收集处理中心、1000个信息站点于一体的中药材产销信息服务体系。
3.供应保障服务平台。主要扶持中药材主产区和重要集散地的供应保障服务平台建设,提高药材初加工、质量检测和产品溯源水平,促进中药材生产基地与中药工业企业直接对接,提升中药材质量和应急保障水平,构建覆盖100种以上常用大宗品种、服务200家以上中药工业企业的中药材供应保障体系。
此类项目采取“定向择优”方式自上而下择优选定。
(二)基地建设重大项目
围绕国家产业转型、生态文明建设和民族地区发展等重大部署,加强统筹规划,集中全国产学研优势力量,扶持建设中药材基地重大项目,引导中药材生产进一步向适宜地区集中;引导发达地区资本、技术、市场等优势与中药材产区自然禀赋、劳动力等优势有机结合,向中药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培育现代中药农业企业,发展中药材产业化经营,形成以工促农、工农互惠的新型中药工农业关系。鼓励中药工业企业将药材加工等工业前处理环节向中药材产区转移,延伸中药材产业链。以基地建设重大项目为抓手,解决中药农业发展严重滞后于中药工业的问题,促进中药材产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1.围绕大宗、短缺中药材品种,通过加强产学研联动,引导和鼓励中药工业与中药农业骨干企业强强联合,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共建跨省区跨企业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中药材生产基地,实现中药材大宗品种以及濒危稀缺品种的规模化持续稳定生产供应,有效解决制约中药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2.根据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和老少边穷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部署,依托道地优质中药材产区的独特资源优势,发挥中药材生产扶持资金导向作用,通过资源整合,引导中药工业向产区延伸,发展特色精深加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促进中药材主产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此类项目采取“公开择优”的方式自下而上申报。
(三)基地建设项目。
为落实《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在前三年已扶持品种的基础上,继续支持市场短缺且尚未扶持的中药材重点品种的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
此类项目采取“公开择优”的方式自下而上申报。
二、基地类项目申报要求
(一)申报主体要求
项目申报主体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医药企业、中药材专业种植养殖企业,特别鼓励中药(含中药饮片)百强企业建设原料基地;
2.项目负责人原则上为单位法人代表,或具有独立承担项目实施能力并得到企业正式授权的管理者;
3.具备项目实施所需的人员、技术、设施和设备;
4.项目单位自有资金充足,项目建设资金筹措方案合理;
5.财务核算与管理体系健全,运营规范。
(二)品种及选址要求
基地建设重大项目必须严格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2011-2014年发布的申报指南所列品种和适宜区域,大宗、短缺中药材品种选址原则上应覆盖多个主产区或适宜区域。
基地建设项目依据《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4年重点扶持荆芥等27个中药材品种的基地建设(具体品种及适宜区域详见附录1)。
(三)建设目标要求
原则上每个中药材生产基地项目应确保建设面积达到该品种全省(区、市)总种植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0中国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获学士学位-EGGGallery.PDF
- 2004年民政劳动科1—3月份完成工作情况.DOC
- 2006年7月5104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A卷试题-秦皇岛广播电视大学.DOC
- 2006年株洲中学物理教育教学论文评审结果通报.DOC
- 2007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层峰会.DOC
- 2006年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院.DOC
- 2007年5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真题及答案-兰州教益人力资源中心.DOC
- 2008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及创新性项目一览表.DOC
- 2008年秋季上海西南片高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DOC
- 2008纽约中医峰会第二轮通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