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中医诊断学(问诊).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中医诊断学(问诊).ppt

中医诊断学 问 诊 问诊 概念:问诊是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的询问,了解疾病的起始、发展及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和其它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诊察疾病的方法。 意义:为分析病情、判断病位、掌握病性、辨证治疗提供依据。 明代医家张景岳认为问诊是“诊治之要领,临证之首务”。 问诊 问诊的内容主要包括: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等。 张景岳《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因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问诊 注意事项 ①问诊要选择较安静的环境进行。 ②医生对病人疾苦要关心体贴,视病人如亲人。 ③医生询问病情,切忌使用病人听不懂的医学术语。 ④医生不可凭个人主观意愿去暗示和诱导病人,以避免所获病情资料的片面或失真,影响正确的诊断。 ⑤应重视询问主诉,要善于围绕主诉内容,深入询问。 ⑥抓住重点,了解一般。在整体观念的理论指导下要有系统性和辨证性。 ⑦危重病人抢救为先,待病情缓解后,再详细询问。 一、一般问诊 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婚否、民族、职业、籍贯、工作单位、现住址等。 主诉:病人就诊时最感痛苦的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有利于:1、判断病位和病性;2、初步估计病证的范畴;3、初步估计病证的类别;4、初步估计病情缓急 现在史:指围绕主诉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以及治疗经过。内容包括:起病情况;病情演变;诊治经过;现在症状。 一、一般问诊 既往史(过去史):病人平素身体健康状况,以及过去曾患病的情况。内容包括:过去一般健康情况;传染病史和预防接种史;其他疾病史。 个人生活史:生活经历、精神意志、生活起居、饮食嗜好、婚姻生育等方面的情况。个人生活史主要包括:出生地、居住地及经历地;工作性质、劳逸起居;性情、饮食习惯;婚姻生育史。 家族史:病人直系亲属的健康和患病情况。 二、问现在症 概念:问现在症状是指对病人就诊时所自觉的主要症状,以及其他对诊病、辨证有意义的全身情况进行详细询问。 内容:寒热、出汗、饮食口味、大小便、疼痛、睡眠等。 意义:症状是病理变化的反映,是诊病辨证的主要依据。通过询问主症的特征、伴随症和全身情况,可以了解疾病的病因、病位、性质等。因此,问现在症状,是问诊的重要内容,对确诊病情有重要作用,中医历来极为重视。 问寒热 寒热概念: 恶寒:病人自觉怕冷,多加衣被,或近 火取暖,仍觉寒冷不缓解者。 寒 畏寒:病人身寒怕冷,加衣覆被,或近 火取暖,而寒冷能缓解者。 怕冷 恶风:病人自觉怕风寒,但加衣或居密 室则无所恶者。 寒战:恶寒严重,伴全身发抖 热 发热:①体温高于正常者;②患者自觉 全身或局部发热,但体温正常者。 问寒热 寒热产生机理: 取决于病邪性质: 寒邪致病——多致恶寒(阴盛则寒)——实证 热邪致病——多致发热(阳盛则热)——实证 取决于阴阳盛衰: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实证 阳虚则寒,阴虚则热——虚证 内容: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 恶寒发热 特点:恶寒发热同时出现 机理: 外邪袭表,卫阳不宣通,肌腠失去温煦——恶寒 外邪束表,玄府闭塞,卫阳失于宣发则郁而发热——发热 临床意义:主表证 风寒表证 恶寒重——寒为阴邪,袭表伤阳,肌表失去温煦 发热轻——寒性凝滞,卫阳郁闭 风热表证 发热重——风热为阳邪,阳盛则 恶寒轻——风热袭表,腠理开泄,卫阳不固 伤风表证 发热轻——风性开泄,腠理疏松,阳气郁遏不甚 恶风轻——腠理疏松,卫阳不固 但寒不热 特点:只感怕冷,而不觉发热。 机理:感受寒邪,阳气被遏;阳虚,机体失去温煦 临床意义:主里寒证。 新感恶寒——感受寒邪,阳气被遏(里实寒证) 久病畏寒——阳气虚衰,失其温煦(里虚寒证) 但热不寒 特点:只发热,不觉寒冷,或反恶热 机理: 外邪侵袭,正气抗邪,邪正相争,多见于外感病──邪气致发热 脏腑阳热亢盛,所谓气有余便是火,如心火,肝火,胃火等──阳热则发热 阴精不足,阳气偏亢,阴虚生内热──阴虚阳盛亦发热 阳气衰微,虚阳外越所致假热──阴盛格阳之发热 临床意义:主里热证 但热不寒 (一)壮热 特点:高热不退,(≥39℃)不恶寒反恶热 机理:风寒入里化热,或风热内传,邪正相争,阳热内盛,蒸达于外所致。 意义: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