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体温及其调节.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主性体温调节自动控制系统 热敏和冷敏神经元的单位放电频率对局部脑温变化的半对数曲线 (三)调定点(set point)学说 1.PO/AH区神经元的活动设定了调定点:37℃ ①当脑温?37℃:机体产热、散热平衡; ②当脑温?37℃:中枢的调节活动使产热活 动↓,散热活动↑ ③当脑温?37℃:中枢的调节活动使产热活 动↑,散热活动↓ 2.调定点是由PO/AH区温度敏感神经元的工作特性决定的。 3.致热原引起的发热是调定点重调定(resetting)而上移的结果: WSN?温度反应阈值?(37?39℃, 斜率变小)?散热反应推迟。 致热原? CSN?温度反应阈值?(37?39℃, 斜率变大)?产热反应提前。 两类神经元活动的共同作用?调 定点上移(39℃)。 热敏和冷敏神经元的单位放电频率对局部脑温变化的半对数曲线 * *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Body temperature and its regulation 一、体温 (一)表层温度与深部温度 1.表层温度(Shell temperature): 2.深部温度(Core temperature): 深部与表层的区分不是严格解剖学 结构,而是生理学对整个机体体温 所做的模式划分。由表至深存在温 度梯度。 1.Shell temperature ⑴皮肤温(skin temperature): A.各部位的温度差别较大; B.受环境温度和衣着影响,不稳定; C.与局部血流量关系密切:环境温 度和精神紧张等影响血管舒缩进 而影响皮肤的温度。 ⑵体表向深部厚约10mm的一层:在散 热活动中起重要作用。 2.Core temperature ⑴特点: A.相对稳定,各部位温差小; B.因代谢水平不同,内脏器官有温差: 肝最高→脑次之→肾、胰、12指肠略低→ 直肠最低。但血液循环可使其趋于一致。 ⑵体温:一般指身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测量部位:直肠:平均37.5℃(36.9-37.9) 口腔:平均37.2℃(36.7-37.7) 腋窝:平均36.8℃(36.0-37.4) 鼓膜温代表下丘脑温; 实验研究食管温代表体温 (二)体温正常变动 1.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 晨2-6时最低,午后1-6时最高。 free-running period 2.性别:女>男0.3℃;女基础体温(醒 后起床前的体温)随月经周期变化; 3.年龄:新生儿体温调节能力差;老年 体温低。 4.肌肉活动:代谢强,产热增,体温高 5.其他:激动、紧张、进食、麻醉药等 二、机体的产热与散热 (一)产热(heat production) 1.产热器官:安静时肝脏为主、运动时骨 骼肌为主. 2.产热形式: ⑴战栗产热 shivering thermogenesis 寒冷环境下,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 ⑵非战栗产热non-shivering thermogenesis 又称代谢产热。褐色脂肪产热量最大。 (二)散热(heat loss) 1.散热器官:主要是皮肤,少量是排泄物 2.散热方式 ⑴皮肤温>环境温时: ①辐射(radiation) ②传导(conduction) ③对流(convection) ⑵环境温≥皮肤温时: ④蒸发(evaporation): 不感蒸发 insensible perspiration; 发汗 sweating; 3.汗液 ①?汗腺分类:小、大汗腺;主要受交感 ACh能,少数(掌,跖,额)NA能纤维支配。 ②?汗的成分:99%H2O;1%NaCl,KCl,尿素。 分泌之初为等渗→导管重吸收→低渗。 4.汗腺活动的调节 发汗是反射性活动;下丘脑有发汗中枢 ①?温热性发汗:全身;参与体温调节 ②?精神性发汗:掌,跖,额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