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说课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广州市海珠区“海教杯”课堂教学竞赛决赛第一轮·说课 《踏莎行·雾失楼台》说课设计 三号选手 【作品】 踏莎行 秦观【宋】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前言】 前一段时间CCTV有一个节目,记者扛着机器追着路人问,你幸福吗。什么是幸福?我的理解是有尊严并诗意的活着那就是幸福。尊严不是我们想有就能有,这要看时代的大环境。诗意却可以我们自己做主。诗意是什么?诗意是凌驾于物质追求之上的心灵诉求,诗意是灵魂深处那种最柔软的不可触摸的悸动,诗意是哪怕在人生最失落时,仍然笑看云卷云舒,卧听落花流水的自在洒脱。所以诗歌的教学是与幸福有关的,诗歌的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熏陶学生的人文情怀。一首诗的学习让人成不了诗人,但如果能让学生体会诗歌的美好,留一份诗情画意在心底,那就善莫大焉。 【教材地位与作用】 新课标中提到,高中语文课程,无论必修还是选修,其内容和目标要充分反映时代的要求,注意和现代生活相联系,体现现代的思想意识、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对于传统的经典作品,要注意引导学生用现代的观念,在历史的背景下去感受和思考。关于选修课新课标中说,选修课的特点是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同时也还承担“基础性”的教育任务。《踏莎行》作为高二选修1《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的拓展篇目,放在第三单元“漫步宋词”中教授。就是要学生学会用现代思维解读传统经典。 【教学目标的设计】 1、解读新课程标准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二条是这样表述的: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在课程目标的感受与鉴赏部分是这样表述的: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古典诗歌单元对单元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有如下描述: (1)让学生了解古典诗歌所反映的古代社会生活,了解唐诗、宋词、元曲的发展情况。(2)让学生了解近体诗、宋词、元曲的艺术特色,学会欣赏古代诗歌,提高欣赏古典诗歌的水平。   2、学生认知情况分析 经过初中和高一阶段对古典诗词的学习,高二学生对古典诗词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具备了基本的鉴赏能力,如找意象、抓关键词、扣诗眼都可以做到。但是学生喜欢读漫画、玩微博,却很少有学生喜欢读诗,更不要说写诗。这不是诗的错,是时代的错,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让所有人在欲望和物质的挤压下苟延残喘,而诗是属于慢生活的。这不是诗的错,是你我的错,功利主义下的应试教育让诗的课堂缺乏美感,毫无诗意。 3、教学目标的设定 知识目标:品读词中孤寂、凄清、迷离的意境之美。 能力目标:学会抓意象、抓关键词、找词眼的诗词基本鉴赏方法。 情感目标:感悟词人寂寞、忧伤、愤懑的情感之美。 4、教学重点、难点的设定 教学重点:解读诗歌情境,品读诗歌情感。 教学难点:探究词人情感,掌握鉴赏诗词方法。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把《踏莎行》的学习目标定位为“品美悟情”。 5、教学思路 (1)教学课时:1课时 (2)教学方法:诵读法、情境法、联想法、研讨法 (3)学习方法:自主诵读、小组合作探究 (4)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配乐诵读、学案导学 【教学过程的设计】 1、教学流程 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 诵读悟情 鉴赏探究 知人论世,初识秦观 反复诵读,体悟情感 一线串珠,鉴赏探究 课堂小结 导入激趣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热爱诗歌,热爱生活 实现“知识、能力与情感”的教学目标 实现“能力与情感”的教学目标 实现“情感与知识”的教学目标 实现“情感”的教学目标 2、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学 法 指 导 设 计 意 图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投影秦观的《鹊桥仙》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2. 展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被誉为“化腐朽为神奇”的名句。请同学谈谈是如何化腐朽为神奇的。 “导入激趣法” 引导学生初步感受秦观词委婉含蓄、清丽雅淡的婉约风格 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有针对性进行学习。 二、知人论世,初识秦观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 (今属江苏)人。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共称为“苏门四学士”。 工诗词。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是宋词中婉约词派的代表。著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文档评论(0)

annylsq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