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笠翁对韵 第三单元
9二萧
教学目标: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温故知新
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还记得《笠 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师友学生背诵展示并感悟笠翁对韵押韵,对仗的特点。
朗读经典,师友合作
琴对管,斧对瓢。水怪对花妖。秋声对春色,白缣对红绡。臣五代,事三朝。斗柄对弓腰。醉客歌金缕,佳人品玉箫。风定落花闲不扫,霜余残叶湿难烧。千载兴周,尚父一竿投渭水;百年霸越,钱王万弩射江潮。
1.学友尝试朗读一遍,教师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地方。
2.教师范读,重点正音。
3.游戏“火眼金睛”,教学生学习文中的生僻字,为朗读扫除障碍。
4.学生朗读两遍,加深对生字的认识,师友互查互助。
三、互助探究,再读文本
1.师友讨论交流,理解大意 教师相机点拨: 白缣句:缣(jiān尖),丝绢,这里指细绢。 绡(xiāo消),生丝,又指用生丝织的东西,这里指绸子。 臣五代:指五代时官僚冯道,他曾历事后唐、后晋、后辽、后汉、后周,对丧君亡国毫不介意,并自号长乐老。旧时代拿他做没气节的典型。 事三朝:沈约事南朝宋、齐、梁三朝。 斗柄句:斗柄,北斗七星中排成柄状的三星。 弓腰,舞女反身将腰弯如弓形,叫做弓腰。 醉客句:金缕,词牌《贺新郎》的别名,或说即指唐女诗人杜秋娘所作《金缕衣》。(南宋)张无干《贺新郎》词有举大白,听金缕之名,举大白即饮酒。 千载二句:西周初,吕望曾隐居在渭水垂钓,后被周文王聘请为太师,辅佐武王灭殷。被周武王尊为尚父。参见东韵第三章吕望句注。 百年二句:传说五代时钱鏐(liú刘)为吴越王,做御潮铁柱于江中未成而潮水大至。吴越王命以万弩射之,潮水乃退。筑土一升者,赏钱一升,名之曰钱塘。
2.师友互助,尝试译文。
四、互助交流,反馈汇报
1.师友谈感受,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2.教师相机引导点拨。
五、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1.师友互助,自主尝试
2.教师范读
3.师友赛读,互评。
六、总结: 读《笠翁对韵》,让我们对书中诗句有所理解,还让我们知道了不少的古代历史、神话、名人的故事、许多习见的典故和俗语。特别是名对故事中的名对,真是像嚼橄榄一样越嚼越有味。相信同学们会更喜欢国学经典,从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七、作业 1.课后有感情地读给家长听。 2.熟读并背诵。
10五歌
教学目标:
1 使大多数学生能熟练地朗读、背诵《笠翁对韵》,并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兴趣。
2 通过一起来作对,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3 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熟读、背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我们今天要讲的是背诵大文学家苏东坡的古诗。背诵大文学家苏东坡一家可谓是书香门第。父亲苏洵、苏轼、弟弟苏澈合称三苏,个个才华横溢,誉满朝野。据说苏东坡小的时候就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他受到父亲的影响,波澜群书,擅长吟诗作赋。大人们都夸奖他,他也飘飘然。于是他书写一幅对联贴在自家的大门口。这幅对联是: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课件出示对联)。
对联贴出后不久,有一位年老的长者登门向苏东坡求教。他递给苏东坡一本书,要不坡读给他听。苏东坡一时间弄得面红耳赤,也是算他聪明乖巧,立刻联想到自己的对联夸了大话,立刻向来访的老者鞠了一躬说:“只怪小生口出狂言,这其中的字多读不来,请老先生指教。感谢老先生的教诲。”那位长者点点头,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苏东坡知错必改,立刻到书房写下两个词组加在原来的对联上。这幅对联就变成了: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课件出示对联)。
这就是对联,是咱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语言形式。有意思吗?同学们,你们见过哪里有对联?
对联也对子。对对子很有趣,也很简单,一个字对一个字,两个字对两个字……
今天我们也来对对子。
二、学习新课。
(一)练习对对子。
1、对单字对子:
白对( ) 天对( ) 雨对( )
有对( ) 去对( ) 肥对( )
2、对双字的对子:
千山对( ) 天南对( ) 七嘴( )
海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