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四首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作者简介;写作背景;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无论是“曹氏父子”还是“建安七子”,都长期生活在河洛大地,这种骏爽刚健的风格是同河洛文化密切相关的。 “风骨”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自南朝至唐,它一直是文学品评的主要标准。;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汹涌的大海
坚定的山岛
丰茂的树木
灿烂的日月星辰;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
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品读《观沧海》;诵读品味;写作特点:;次北固山下?;; 次北固山下
客路 青山外,行舟 绿水前。
潮平 两岸阔,风正 一帆悬。
海日 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乡书 何处达?归雁 洛阳边。; 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次北固山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言事点题;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说说“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使人产生怎样的感觉。;名句分析;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西湖美景;苏堤春晓;柳浪闻莺;花港观鱼;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雷锋夕照;双峰插云;;(唐)白居易;(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是继杜甫之后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作品集《新乐府》50首和《秦中吟》10首,都很有名。生前将众多诗文自编为《白氏长庆集》。;他的诗政治倾向非常鲜明,重视讽喻,崇尚简单易懂。是中唐时期著名的诗人。白居易在百姓之间做诗,总是读给年迈的老人和没有读过书的人,如果他们听得懂,就可以了;如果听不懂就改,直到懂了为止。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是他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是一首描写出外游玩
的诗歌
春行诗;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浅草才能没马蹄;; 诗歌导读
1.作者是按照怎样的路线游览钱塘湖的?
2. 围绕诗眼“春”,诗中选取了哪几种景物来表现初春的钱塘湖美景?
;
水、云、莺、燕、花、草等。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七言律诗,格律严谨,对仗工整,生动自然,语气平易,体现了通俗流畅的特点。
1、诗人从总体着眼描绘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
2、善于在行进途中展开景物 描写。
;3、选取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中间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见春色的景物,动物与植物选择组合,独具匠心。
4、还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具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 渲染。; 研讨归纳欣赏诗歌一般的方法一、抓诗眼二、寻景物。(根据“诗眼”,寻读诗歌中的景物,想像诗中画面)三、悟诗情。(根据诗中的景物,体会诗人寄寓其中的情感,与诗人同悲共喜。)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西湖或者描写早春的诗句?;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 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