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悲剧命运中的忍耐与反抗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下)第二单元“悲剧人物性格”鉴赏交流型教学实录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十一高级中学吕红娟
一、学情诊断,大单元目标
师:本单元学习篇目围绕“戏剧”的话题,带领我们跨越时空,从宏观视角审读不同年代不同国家不同作家的戏剧作品,认识丰富多样的戏剧人物,领略戏剧作品的特有魅力。
鉴于不同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同学们还需要从微观视角去研读各个文本的特有魅力,比如:《窦娥冤》的唱词赏析,《雷雨》中集中的矛盾冲突和富有表现力的潜台词,《哈姆莱特》中西方戏剧的文化背景以及诗化语言的鉴赏等等。
为了在有限的课时安排中尽可能地提升单元学习的效率,希望大家能建构起“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的学习体系。比如借助多媒体信息手段进行资料查阅,或者借助跨学科知识的融合(比如结合历史学科中“文艺复兴”等相关介绍),完成相关背景知识、文学常识等的落实等等。
设置情境,大任务驱动
师:罗曼罗兰说,生命本就是是建立在痛苦之上的。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苦难,如疾病、贫穷、受辱乃至死亡。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苦难成长史。在本单元,我们接触到的人物,也无一不是在历经着苦难。
某学术论坛正在举行“最具反抗精神的悲剧人物”戏剧文学专题研讨活动。如果主办方邀请你参与本次活动,就本单元的戏剧人物而言,窦娥、鲁侍萍和哈姆莱特中,你会推举谁?请陈述理由。
请浏览本单元三篇文本,梳理故事人物在“忍耐”和“反抗”两个层面的具体表现,完成下列表格。
人物
窦娥
鲁侍萍
哈姆莱特
忍耐
反抗
师:在命运的颠沛流离中,这几个悲剧人物,他们到底是忍耐居多,还是反抗为上?
让我们来看看同学们的解读。(投示学生示例)
生:对投示内容进行核对、分析、补充。
生1:我觉得表格里的内容有遗漏,我有几点补充。
师:好的,请说。
生1:窦娥的忍耐里,除了为了保护她婆婆而屈打成招以外,我觉得还有她对命运的顺从。
师:哦,对命运的顺从?你能具体说说吗?
生1:比如她被卖作童养媳之后,在婆家顺从地活了下来,本身就是忍耐的表现。
师:大家同不同意?
生(齐):同意!
师:那么,窦娥这种在人生变故面前顺从、忍耐的举动,还有别的地方吗?
生2:还有她老公死后,她要守寡守着婆婆过下去。
师:说得很好。
师:好,那大家对表格的其他内容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3:我觉得鲁侍萍明明很想念她的大儿子,但是最后却没有相认,也是她忍耐的表现。
师:张×同学,看课文很仔细呢!其他同学有关注到这个细节吗?我们一起找出来看一看。
生:找到原文。齐读。并思考戏剧语言是怎样展现鲁侍萍的忍耐之情的。
生4:课文第36页,有这么一段话——
鲁侍萍???(大哭起来)
鲁侍萍???(大哭起来)哦,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抽咽)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周??萍????你是谁?
鲁侍萍????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师:还有下面的“我是你的——”,原本她想说什么啊?
生4:我是你的妈妈。
师:是的。这里这是一种什么手法呢?
生4:谐音。
师:对,母子相见不能相认,手足相残不能指明,作为母亲,大家设想鲁侍萍的心情如何?
生:愤恨,痛苦,失望,悲哀……
师:看来大家解读得非常到位。这就是戏剧语言的魅力所在。简单的词句背后,蕴含着无穷的意蕴。它有个专业的术语,叫“潜台词”。(板书:潜台词)大家可以在课后的作业里关注下别的潜台词。
师:30年的朝思暮想,我们可想而知鲁侍萍内心对大儿子的思念是如何之深。但是,鲁侍萍把一切都生生地忍耐了下来。当母亲的,实在是太伟大了。那大家还有别的意见要发表吗?
生5:老师,我还觉得哈姆莱特“装疯卖傻”这个举动,不应该是反抗,而是一种忍耐。
师:你能具体说说吗?
生5:你看,哈姆莱特的叔叔对哈姆莱特来讲,是杀父仇人,也是夺母仇人。面对这样的仇敌,一般人都是恨不得马上能够报仇血恨。可是,哈姆莱特却在那里装疯卖傻,而且脑子里想的也不仅仅是报仇的事。还有关于生死啊等问题。这展现了哈姆莱特是个优柔寡断的人。这种优柔寡断,与其说是反抗,我觉得忍耐更为合适。
生6:我觉得装疯卖傻是反抗的表现。如果哈姆莱特面对杀父仇人是忍耐的话,他就不用装疯卖傻了,直接放弃报仇的念头不就完了。
师:你说觉得哈姆莱特装疯卖傻只是他复仇的手段,对吗?
生6:是的。
生5:可是,哈姆莱特明明有很多次机会直接杀死他叔叔的,他为什么要装疯卖傻、迟迟不行动?
生6:你刚才也说了,他性格优柔寡断,他没有把复仇看成是单纯的个人家庭问题,而是把塔跟生死哲理等联系在了一起。单纯的粗暴的复仇行动,在他看来太轻率了。
师:两位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不过老师想提醒大家,在那个年代里,除了复仇王子,哈姆莱特还有什么样的身份?
生:思考、讨论
(师投示时代背景)
师:作为人文主义者的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