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氧喷煤是高炉强化冶炼技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 126 PAGE \* MERGEFORMAT 123 浅谈“经济富氧” 【摘 要】富氧喷煤是高炉强化冶炼的重要手段,选择适宜的富氧率、喷吹比,实现高炉经济炼铁。?本文结合实际生产中提高富氧量,提高煤比,取得较好效益的情况,建立经济富氧量的简单数学模型。 【关键词】经济富氧 1.引言 1.1 高炉富氧鼓风的历史发展 早在1876年贝塞麦就提出采用富氧鼓风来强化高炉冶炼,1913年比利时乌格尔厂第一次进行了高炉富氧鼓风试验,鼓风含氧增加到23%,产量提高12%,焦比降低2.5%~3.o%。以后德国、前苏联也相继进行了试验。但是富氧鼓风作为一项实际应用技术,是从50年代开始的,1951年 HYPERLINK /wiki/%E7%BE%8E%E5%9B%BD 美国国家钢铁公司威尔顿厂建立一台 HYPERLINK /wiki/%E6%B0%A7%E6%B0%94 氧气 HYPERLINK /wiki/%E7%BA%AF%E5%BA%A6 纯度达95%的制氧机用于高炉 HYPERLINK /wiki/%E5%AF%8C%E6%B0%A7 富氧,鼓风含氧量达到22.5%~25.O%,并取得富氧1%增产4%~5%的效果。进入60年代由于大功率低能耗高炉专用制氧机的诞生和 HYPERLINK /wiki/%E9%AB%98%E7%82%89 高炉喷吹燃料技术的开发和广泛应用,高炉富氧鼓风在 HYPERLINK /wiki/%E6%AC%A7 欧、 HYPERLINK /wiki/%E7%BE%8E 美、 HYPERLINK /wiki/%E6%97%A5%E6%9C%AC 日本及 HYPERLINK /wiki/%E5%89%8D%E8%8B%8F%E8%81%94 前苏联等国得到迅速推广。1976~1981年 HYPERLINK /wiki/%E8%8B%8F%E8%81%94 苏联新利比茨克2000m3高炉,先后进行 HYPERLINK /wiki/%E5%AF%8C%E6%B0%A7 富氧35%和40%的试验,创造高炉 HYPERLINK /wiki/%E5%AF%8C%E6%B0%A7 富氧最高水平,喷吹天然气156m3/t,高炉增产9.4%,利用系数达到2.5t/(m3?d),焦比398kg/t,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60年代以来,随着高炉喷吹燃料技术的发展,首钢、鞍山钢铁公司(鞍钢)、马鞍山钢铁公司、上海钢铁一厂等先后在高炉上采用富氧鼓风。1966年首钢1号高炉鼓风富氧量达24%~25%,喷吹煤粉量最多达到270kg/t,效果是鼓风增氧1%即增产4%~5%。1986~1987年鞍钢2号高炉进行高富氧大喷吹工业试验, HYPERLINK /wiki/%E9%BC%93%E9%A3%8E 鼓风含氧达到28.59%,喷煤量170.02kg/t,效果十分明显,鼓风增氧1%增产2.5%~3%,同时可增加喷煤12~13kg/t。1985年宝钢1号高炉4063m3大型高炉上采用鼓风机前富氧,最大富氧率4%。 1.2 高炉喷煤的历史发展 高炉喷吹煤粉始于1840年班克(S.Banks)喷吹焦炭和无烟煤的设想,在1881年获得专利。1961年,在北美汉纳公司的2号高炉完成第一次大规模的工业高炉喷煤试验,1972年阿姆科钢铁公司的阿曼达高炉成为第一座完全将喷吹煤粉应用于工业规模的高炉。 日本于1981年开始采用高炉喷煤技术,法国于1982年首次采用高炉喷煤技术,英国于1983年首次采用高炉喷煤技术,德国于1985年首次采用高炉喷煤技术。1988年克利夫兰炼铁厂进行了富氧喷煤试验。 1964年,我国首次在鞍钢6号高炉喷吹烟煤,因发生爆炸而中断。1965年10月,首钢1号高炉在没有富氧的情况下,喷煤率达到30%以上,创当时世界最好成绩。由于计量、监测、自动控制水平发展较慢,制约喷煤技术的运用与发展。1986年8~12月和1987年4~7月,鞍钢进行了两个阶段的高富氧(28~30%)大喷吹(150~200kg/t)工业试验,效果显著。1991年,首钢进行了富氧喷煤试验。包钢1990年进行了高炉富氧大喷煤工业试验。见表1、表2、表3: 表1 鞍钢2号高炉富氧喷吹试验技术指标 指标 基数 1986年8月~12月 1987年4月~7月 富氧率,% 0 6.5 7.59 煤比,kg/t 73 154 170.02 焦比,kg/t 510 437 431.5 综合焦比,kg/t 562 545 550.5 利用系数,t/m3*d 2.038 2.375 2.340 校正增产,% 21.12 11.22 校正降低综合焦比,kg/t 25 3.5 煤气发热值,kJ/m3 3474 4037 4382 煤气C

文档评论(0)

实验室仪器管理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