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2基本资料蒐集方法说明.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題2:基本資料蒐集方法說明 為有效制定職業暴露評估的步驟及運用各式工具,對所評估目標的基本資料必須充份的收集。應收集的基本資料可分成工作場所配置、工作性質(work force)及暴露污染物(Environment agent)三大部份。各種資料必須藉由工作場所走動觀察、查核(work-through survey)、工業衛生師的專業經驗及系統性的收集而得。要有效進行暴露評估,最少須先收集下列資料: 1.工作人員的工作型式,工作項目。 2.會造成潛在危害的化學、物理及生物性危害物。 3.工作人員暴露於危害物的原因及時間。 4.工作場所內的暴露控制措施。(含工程控制,污染減量、分工配工、及人員防護等控制措施) 5.潛在危害物的使用量。 6.潛在危害物的物理、化學性質。 7.危害物的健康效應,毒性機制、及容許暴露濃度。 上述資料除經由工作現場收集之外,工業衛生師必須注意與各項有關製程、工程、工安、環安、毒物、臨床及職業醫學方面的相關知識,充實所收集資料的深度及廣度。各種資料可能的取得管道及取得方式如下: 資 料 取 得 方 法 作業場所走動 觀察(walkaround survey) 取 得 資 料 類 型 工作型式 工作項目 個人防護具 暴露控制方法 工作組織、管理階層 潛在危害物 直讀式儀器偵測結果 工作人員、管理階層及工程 人員訪談 工作項目 工作習慣 受關心的健康課題 製造流程 暴露評估 保養維護潛在危害物 醫療及安全部門訪談 健康保護重點 健康趨勢 工作習慣 暴露史 潛在危害物 記錄資料: 製造標準 標準操作步驟,製程流程 原料、產品 工作人員組織及姓名 醫療 工程人員 環境評估報告 已往狀況 化學物質清單 用量、產量 工作項目 工作歷史 工程控制有效性 環境偵測數據 生物偵測數據 政府或非政府組織 文獻資料 容許暴露濃度及可能的修正方向 流行病學研究毒物學研究 案例:以實際工廠為例進行說明: Work place: 1.寫下schematic diagram或?process description。 2.利用process flow diagram。 3.Maintenance及repair等工作區域須特別加以注意。 4.可能的皮膚吸收須特別注意。 Work force: 1.詳細瞭解組織型態及工作內容。 2.職務說明可提供有用的資料。 3.針對每一個workgrout提要式的記錄工作內容及工作項目。 4.利用time distribution。 5.每日工時,每週工時。 6.routine及nonroutine work。 7.可能的皮膚吸收途徑。 Environment Agent: 1.Categories of Environment Agent。 2.用量及物理特性。 3.OEL 4.應用OEL時必須具備的知識。 5.OEL與暴露時間的關係。 實際進行基本資料收集時,工業衛生師可以從工廠工作區域配置(work place),工作內容(work force)及潛在危害物(Environment Agent)三個方向,逐漸瞭解工廠的各種運作。 一、收集工作區域配置(work place)資料 當進入工廠後,工業衛生師可將製程流程與現場配置圖交互印證,判斷常使用的工作區域,於廠區配製圖中標示出各種工作使用的區域,負責此項工作的人員,工作項目,應用原料等資料。同時現場可能造成人員暴露的設備及單元操作程序(如反應槽、幫浦,濾網QC採樣點,儲槽進料)必須詳細記錄,同時每一個區域原料輸入量、反應方程式、產品輸出量亦必須一一加以調查。 與暴露有關的現場資料尚包含通風系統,空氣流動方式,及個人防護器材等。 當進行現場觀察時維修,保養區必須特別注意,因此區的工作特性會形成許多非預期暴露或危害。 工作場所中工作區域,使用工具、人員服裝,或個人防護具皆是皮膚吸收的主要來源。進行現場觀察時,各工作區域整理、整頓及整潔程度亦必須觀察及記錄,細心的觀察工作區域內地面、牆面及設備表面,瞭解各種可能造成皮膚吸收的可能途徑。 造成皮膚吸收的主要來源有:1.直接操作危害物質(如粒末進料)2.直接碰觸污染(如包裝危害物)3.間接碰觸污染(接觸受污染的物質)因此除主要污染源之外如門把、電話筒、筆等可能造成皮膚吸收的二次污染源亦應列入觀察,此外未完全除污的個人防護具亦是皮膚吸收的潛在原因之一。 二、工作內容(work force)資料 工作內容相關資料收集之目的是瞭解工作人員組織及各階層工作人員的工作型態,詳細的記錄各種經常性及非經常性工作型態、工作流程、工作項目。 相關資料可由工作名冊、職務說明、工作人員或管理人員訪視而得,但更重要的是細心的對工作流程及工作地點的觀察。 在進行工作內容資料收集時公司內的職務職掌及說明可以提供作為初步的參考,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