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故乡随笔200684—813.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返故乡随笔 ( 2006.8.4 — 8.13 ) 今天就要出发了,将又一次踏上我们曾经生活过的那一方热土,去为故乡的父老乡亲们作巡回慰 问演出。想到会再一次饱览故乡的容颜,感受岁月的沧桑变迁;再一次见到勤劳质朴的乡亲们,体验 浓郁温馨的亲情乡情;再一次重温往日情境,捕捉转瞬即逝的瞬间,感悟丰富深刻的人生况味,我兴 奋和激动的心情不禁由然而生。 今年的第 28 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云集了京、津、沪、浙、哈五地知青艺术团进行专场演出, 届时来自全国各地的知青在哈尔滨相聚并同台献艺,那将会是怎样一个激动人心的场景啊!30 多年前 一群风华正茂的青少年,在那块黑土地上挥洒青春的热血,让激情燃烧,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 丽诗篇。今天,这群历尽沧桑的中老年人重又相逢在北国,岁月悠悠,喜泪横流;忆昔抚今,感慨无 限,相聚的情景定实难以用语言和文字形容。 我期待着、渴望着和各地的知青荒友们相聚的时刻。 我知道,我们之所以兴致勃勃、激动不已地从祖国地四面八方赶去相会,去重温往昔、交流今天, 是那段难忘的经历、那段不可磨灭和遗忘的岁月在我们人生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当今著名电影导演霍建起的一段话使我产生强烈共鸣而留下深刻印象。他说:“我们生活中经常会 有这样一种感受,忽然有一天袭来一种怀旧情绪,这种东西人人都有,也许程度不同,有的是撕心裂 肺,有的是淡淡忧伤,但感觉都是对那段生命年华逝去的怀念。那段生活是你最不清晰、最朦胧的一 段时间,一切都不确定。我觉得怀旧是件很美好的事,好比当时的今天,你不会觉得你的生活环境有 什么会激起你的东西,而过了以后,因为它再也回不来了,它就变成了比较虚幻的比较艺术化的呈现, 变成了你的过去,一个梦想,变成了一个不一样的东西。” 他的话告诉我们,他喜欢怀旧的感觉,这种感觉不是现实的,是修饰过的,温暖而忧伤的,颜色 是经过时间漂洗的,不那么真实的。 我们都曾有这样的经历。在我们过往的岁月里,会有很多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在当时一闪而过, 根本来不及感叹,可是又说不定什么时候,它就会浮上来,带给我们心灵的触及与一种感动,让我们 想起一些人和一段日子。我们对往事总有一种伤怀,很温暖,也很美好。 这些年,翻天覆地,沉沉浮浮,把每个人从里到外都改变了。青春的容颜只留在了照片上和记忆 中。但所幸的是,我们还尚存着聚会的热情,而聚到一起时似乎每个人又都情不自禁地还原了从前的 模样,音容笑貌又恢复到年轻时的神采。好像返城后这些年的经历与变化都不曾有过,好像大家又回 到了当年甚至比当年还亲近。 这些年这些人似乎越来越愿意聚会了。外地的知青荒友来京或出差或探亲或求医治病,只要一招 呼大家就聚(东北知青现在是有子女结婚必聚)。在聚会的那段时间里,每个人都忘却了彼此现实的身 份或角色,真诚、真实、自然,没有虚伪,没有矫情,没有掩饰,不必戒备,不必设防,不必装腔作 势,还其本真的面目,真轻松,真快活,真痛快,真酣畅啊!每次聚会都会有人喝高了,喝醉了,那 也还不想回家,不舍得离开。于是又开始接着喝,接着聊。于是不知谁起了头又开始唱,唱那些从前 的歌。想起什么唱什么,唱小时候的歌,唱“文革”时期的歌,唱北大荒的歌……每一句歌词,每一 个音符,每一段旋律,都分明地记录着我们曾经的时代,记录着历史,记录着我们的人生。百味在心, 我们唱着那些难忘的歌,那些已深深烙在我们心头、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歌,伴我们从青年走到中年, 还会继续相伴我们走向晚年。 这漫长的而又弹指一挥间的 40 年,我们人生还有 40 年吗? 我不禁潸然泪下。 —— 2006 年 8 月 4 日 (星期五) 晴间多云,21-28 ℃ 1 经过12 个小时的旅程,我们乘坐的北京至哈尔滨的T17特快列车于今日上午9点20分驶进了哈 尔滨火车站。哈尔滨知青联谊会组织了隆重、热烈的欢迎仪式。站前广场上身着节日盛装的歌舞秧歌 队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地迎接我们的到来。醒目的“北大荒精神永驻心中”标语牌,让我们刚一走出 火车站大门就看到了,它引导着我们这支来自首都的 “黑龙江农垦北京北大荒合唱团” 一行60余人 穿过欢迎人群走向停靠在广场外侧的两辆中巴车。摄影机、照相机不停地闪,拍摄着整个欢迎过程。 我们身着统一的印有“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