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更替与季风的关系.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3-22 提纲 引言 研究区概况 数据与方法 结果与讨论 结论 存在问题 1 引言 亚洲季风的变化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wang et al.,2001;zhang et al.,2008)。 近些年来的洞穴研究重建了千年到几十万年的亚洲季风变化历史(wang et al.,2005;wang et al.,2008)。 石笋适合于精确的铀系定年,成为研究近几十万年来气候与生态变化的理想载体(fairchild et al.,2006)。 本研究中的石笋WX42B,生长快、U含量高、Th的含量低,能提供更高分辨率的石笋记录(zhang et al.,2008)。 万象洞位于季风边缘区,对季风强度变化敏感(zhang et al.,2008)。 2 研究区概况 地理位置:万象洞 33°19′N, 105°00′E, 海拔1200 m 。位于半干旱地区。 洞内年均温11℃,年平均降水量480mm,夏季降水主要集中在5月到9月,占总降水量的80%。 冬季受西伯利亚蒙古高压的影响,表现为干冷气候。 3 数据与方法 样品:WX42B 19个子样品,用230Th进行定年,然后通过线性内插法获得完整的年代序列。(年龄:190-2003AD) 703个子样品,进行δ18O分析,分辨率为2.5年。 4 结果与讨论 石笋δ18O 变重指示夏季风变弱, 降雨量减少, 以及干旱的气候导致社会不稳定, 是引起中国朝代变更的关键因素。 AM与阿尔卑斯冰川的进退表现为:AM弱,冰川发展;AM强,冰川后退。 太阳活动是影响亚洲季风变化的重要因素。 万象洞石笋WX42Bδ18O 记录与NH温度有一定的联系。 20世纪末期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增加。 图7 Comparison between WX42B and proxy or modeled temperature.(Science,P.Z.Zhang,2008) AM与NH温度的关系 整体趋势相同,但有显著不一致的地方: (1)在550AD,δ18O对应的温度变化值远高于实际温度变化值。 (2)MWP(950-1340AD)与NH温度(890-1170)不吻合。 5 结论 气候(AM)、太阳活动与中国文化是相互联系的。 太阳活动、NH温度与AM有一定的关联,但太阳活动对AM的影响更为显著。 6 存在问题 张德二在《从降水的时空特征检验季风与中国朝代更替之关联》一文指出:东亚季风强度与中国朝代兴亡的关联性与中国的历史事实有很多矛盾,因此不能以单个地点的古气候记录来反映整个东部的干湿状况进而得出东亚季风强弱是影响中国朝代更替的关键因素。(张德二等,科学通报,2010) 石笋中δ18O反映的是降水的变化,以及万象洞位于季风边缘区从而把δ18O的轻重作为亚洲季风强弱的代用指标,值得商榷。 DACP(黑暗时代冷期)在北美地区表现为冷湿气候,而WX42Bδ18O记录这个时期亚洲季风不是减弱的时期。文章没有做解释。 * * A Test of Climate, Sun, and Culture Relationships from an 1810-Year Chinese Cave Record(Science,P.Z.Zhang et al.,2008) 在过去1810年气候、太阳活动以及文化之间的关系 图1. 万象洞位置及周围地区分布图(Science,P.Z.Zhang,2008) 图2 石笋WX42B的 230Th 年龄模型。 (Science,zhang et al.,2008 Supporting Online Material) 图3 WX42Bδ18O记录与当地降水(A)温度(B)关系图 (Science,zhang et al.,2008 Supporting Online Material) R=-0.64 R=0.8 图4 WX42B的δ18O记录。(Science,P.Z.Zhang,2008) 850-940 960-1020 1350-1380 1580-1640 1850-1880 1340-1360 图5 Comparisons among WX42B, the Longxi drought/flood index, Alpine glacial records,and solar irradiance.(Science,P.Z.Zhang,2008) R=-0.33,N=345 图6 过去1810年WX42Bδ18O光谱分析图。 (Science,zhang et al.,2008 Supporting Online Material) Figure S8. The comparison among the WX42B and solar prox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