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音樂的創造性思考
謝苑玫
新世紀開始之際,從音樂教育或其他的領域來的資訊,使我們對創造性思考有了更多的認識。不論理論或實務工作,應用都是核心的課題。也就是鼓勵學生隨著知識的增長,以一種創造的方式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
這篇文章中將回顧一些基本的定義,為音樂老師工作中所涉及的音樂創造性思考找到一個定位。首先我們釐清創造力的一般定義,再把它放入音樂教學現場,鼓勵創造思考的音樂教學理念與活動。
壹、什麼是創造力?
創造力是常常被使用的一個詞,但也因為它的可能性太多,所以定義並不容易,常見的說法還有創意教學、教學生有創造力、創意思考等。本文從四個不同的面向檢視創造力的意義,也就是了解創造力的四個P:人、過程、作品、地點(person, process, product, place)。
一、有創造力的人(The Creative Person)
人們認為有創造力的人多半是描述其具有某些特質。而許多研究的文獻則從匯整過去和現在社會上最有創造力的人著手。一些普遍的特徵包含具冒險性、有幽默感、興趣廣泛、心胸開擴、富於夢想、覺察感知敏銳。另外也有一些潛在的負面特質:冷漠、高傲、不專注、強迫性、情感脆弱、難以控制等。
這些關於創造力的人格特質未必和維持秩序、安寧的教室教學產生連結。班上最淘氣的學生也可能是最有創造力的孩子。那老師如何應付這種狀況?首先,要先了解學生這種創造力潛能可以改變老師的行為和學生的自我形象定位。如果老師能夠把學生的能量注入到一些具有創造力的音樂產出工作或任務的話,那麼這些小麻煩的角色可能因為自我實現而有所改變。
當然,所有的學生都有發展創造力的潛能,但老師若是對具有創造力的人格特質有多一分的認識,會比較能就學生的優點加以鼓勵,引導他們朝向正面發展。老師可以運用需要一點小冒險的作業,或者有點好笑卻能讓學生投入的音樂課題來提昇學生的創造力。老師要支持教學室中的適當的嚐試和幽默感,也要建立創造力必要特質的示範。
二、創造的過程(The Creative Process)
從人開始想要製作一個創造性的作品開始,創造的過程就展開了。Webster提出音樂的創造思考模式,為複雜的創造過程描繪出輪廓,即從某個的點子或企圖出發,到完成一個有創造性的作品為止。在起心動念到完成作品之間,需要有使能的技巧和環境的支援。Webster四階段的創造思考模式分成:預備、潛伏、領悟、印證,這個說法最早是由Graham Wallas所想到的,以下分別加以介紹。
預備階段 在這個階段有創造力的人開始構思與收集作品相關的素材和作法,但最終他不一定會照著完成,也可能遇到問題。音樂的創意人可能會問的是:「我想作什麼樣的音樂?」;「我要用什麼樂器?」;「我的作品要用什麼樣的風格呈現?」
潛伏階段 這個階段是創作的人把他創造相關的問題暫時擺一邊,讓頭腦好好運作一陣子的重要時期,即便並沒有很主動的對主要問題或作法加以著墨,有時還會有些混合其他看似不那麼直接有關的事情類化在一起。在音樂教學上這個重要的「思考時間」應該加以鼓勵,老師要允許學生有時候離開他們的創作作品,也鼓勵重新走過或經驗一些需要創造性思考的音樂活動。
領悟階段 一個好主意忽然福至心靈地出現在心中,伴著「就是這樣」的感受,即為領悟階段。這種領悟不一定會出現在創造性作業進行中,有時也會在其他工作時突然冒出來。在音樂上可能是恰如其份的旋律浮現心中的那一剎那。學生如果隨身有筆記本或電腦能把潛伏期各種音樂上的嚐試記錄下來的話,常會為領悟後出現的音樂想法而驚奇。
印證階段 創造力思考的最後一個階段,作者把所有相關的訊習和想法整合在一起,完成一件作品。對作曲家而言,意指放下寫譜的筆或離開電腦鍵盤,第一次從頭到尾欣賞自己的作品,不管是交響曲、鋼琴曲或只是小朋友的簡易打擊樂合奏。創作的人當然可以再修訂自己的曲子直到自己完全滿意為止,但修改也等於重新又走了一次創造的四個階段。小朋友通常會完成四個階段後就不再進行修訂的工作,但老師要鼓勵他們進行再一次的自我修正工作,因為這樣有易於更細心而深入的學習,讓教室的音樂創造活動更能促進音樂成長。
音樂的創造思考研究顯示:大部份有創造力的兒童在完成作品之前若能自在地探索多種聲音的選擇,會讓他們覺得創作是一件舒服的事。因此聲音的探索、寫譜、音樂作品的組織、或簡單的演奏一些不一樣的聲音等,都應該在音樂課堂上提供,這樣才能讓音樂的創作過程得到滋養。包含腦力激盪的音樂活動,如:為曲子找好幾種不一樣的結束方式等,種種開放性問題都是很好的刺激。
三、創造性的作品(The Creative Product)
一般關於創造性的作品的定義有二個方向,即獨特、原創、有價值,以及令人喜愛兩大類。值得注意的是所謂獨特、原創、有價值,其實是一個相對性的比較,比較作品與其產生的社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