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 4
幼幼兒情緒敏感、哭鬧暴躁、發育遲緩、或從小難養育的孩童
如何做感統訓練,讓大腦發育良好?
永春文教基金會 感統訓練老師 張家馨
鄭信雄醫師審訂
2012.06.05.
案例:
1:小芸(化名)是個兩歲六個月的小女童,爸媽表示孩子走路常跌倒,不順意時就尖叫、大哭;不愛洗頭,早上起床幫她換衣服會哭,不跟不熟、講話大聲的人打招呼和去親近。
2:同樣兩歲六個月男童小賀(化名)脾氣暴躁,情緒起伏大,為了莫名的理由生氣,會去用咬人、打人的方式攻擊他人甚至老師,有嚴重的分離焦慮。
3:兩歲八個月大的小琪(化名)每天哭鬧頻率高,害怕陌生環境與接觸陌生人,睡眠品質不佳,對於一些規律的事物會特別的堅持,變通性小;怕高、不敢玩盪鞦韆,此外也有缺乏專注力的問題。
我們在這裡定義從一足歲到3歲或3歲半,還沒上幼稚園的兒童,為幼幼兒。這三位孩童的爸爸媽媽對於孩子的情緒個性敏感怕生又內向、白天或晚上哭鬧暴躁、發育遲緩、或從小難養育孩童的等問題、感到極為的困擾。透過友人的介紹或是上網查搜尋資訊而來到永春文教基金會尋求幫助。
這些孩子的行為情緒欠佳的原因如何?
根據我們永春基金會,觀察類似適應欠佳幼稚園學童或國小年紀的家長談話和紀錄,發現適應欠佳學童都有類似小云、小賀、小琪等幼幼兒的情況──坐姿尚可,但坐了一下就開始起身走來走去、喜歡捱靠、趴在爸爸媽媽的身上,嘴巴也不停自言自語,顯示這三位孩子全身五官感覺都太過於敏銳、要抑制分散的感覺、集中或統合精神、來學習較成熟或較正常反應有困難。在鄭信雄和葉子成所做的功能性磁振造影檢查(特教季刊101)顯示,比起已經訓練好或正常國小學童,好動分心和感統失常的學童,都有前額葉腦神經通路蒼白不足的現象。這些國小學童適應欠佳的心緒行為,應從幼幼兒時期適應不良就已經存在,應是一脈相傳的情況。從這觀點來說這些幼幼兒適應欠佳心緒行為,即是國小學童觸覺防禦的原始情狀,亦即五官感覺太敏銳和分心暴躁、腦神經有抑制困難的情況。
如何針對幼幼兒訓練改善前額葉腦神經通道蒼白不足或大腦新皮質正常發展?
感覺統合治療創始者愛爾絲(Ayres)研究腦幹如何傳遞感覺訊息,提到從幾億年來遠古前庭平衡器官由反抗地心引力,來掌理和引導從低等動物發展到高等動物。愛爾絲也提到人類的內耳前庭十個平衡器官,是引導和掌理人類有關眼、耳、嘴、臉、全身皮膚、神經、肌肉和筋骨等全身的方向感、力道感,輕重感和整體感覺發展;但愛爾絲沒看到:密集式感覺運動統合訓練的良好改善全身感覺和運動訊息,都傳遞到大腦新皮質(特教季刊101);和在好動分心和感統失常(包括觸覺防禦)學童在遺傳學和胚胎發展上,引導上述腦內身體器官形象和情緒的成長,在發展遲暖幼幼兒和幼稚園兒童在腦內穩定情緒和感覺控管上,同樣發生過猶不及的現象,這是發展遲暖幼幼兒和幼稚園兒童適應欠佳的來源。
我們在幼稚園和國小學生適應欠佳的兒童或成人的感統訓練上,可以在滑行板上用俯臥伸張姿勢,產生強烈的頸背肌筋收縮,進而在頸背上的肌筋、韌帶、關節面、頸背骨上的大量本體感受器產生脈動(神經衝動),來激刺、抑制、和調節內耳前庭十器官的前庭脈動,由前庭脈動進一步調節增進前額葉新皮質上的情緒控管的腦神經通路、眼球注視和追踨之腦神經通路、和認識聲音跟分辨臉孔和物品的腦神經通路。這樣可以治療訓練發展遲暖低年級學童的敏感畏縮、哭閙衝動或暴躁、分心不專注和學習困難的重大原困。較大兒童俯臥伸張姿勢的推球、交換球、和手走路等運動,同樣的機制類推下,可以改善大腦中額葉後端軀體區的模糊身體形象,改善到精緻清晰的身體形象和眼手協調的靈巧,進而改善笨手笨腳和凡事雜亂無章的讀書和做事的能力。
但幼幼兒和少數幼稚園發展遲緩兒,手腳真的尚未發展,無法在滑行板上做俯臥伸張的姿勢。我們勢必想出別的辨法,來產生大量的本體感受器的脈動(神經衝動),來激刺、抑制、和調節內耳前庭十器官的前庭脈動,由前庭脈動進一步調節增進前額葉新皮質上的情緒控管的腦神經通路,和額葉後端軀體區有精緻清晰的身體形象,以利養育幼幼兒或少數幼稚園發展遲暖兒。因此我們設計了下列幾種由爸媽主導的幼幼兒活動和觀察項目,每天做半小時到一小時。
首先爸媽在注意安全前提下,在家可以透過旋轉、擺盪活動刺激全身本體感受器官、和前庭的三對半規管跟兩對器官──幼幼兒和發展遲緩兒的感統訓練:
1.垂直旋轉或水平旋轉-幼兒垂直站立,家長雙手從前面或後面抱起孩童腰部或胸部,讓孩童雙腳離地,家長可順時鐘、之後逆時鐘旋轉。亦可讓孩童坐在可轉動的椅上,家長在一旁幫助其轉動並注意安全。一般家長手指交叉抱幼幼兒,幼幼兒都有安全感、很喜歡做這種活動,代表對額葉腦神通路的增進組合和統整有促進作用。每個方向可做5到10圏或更多,依家長體力的負荷和幼幼兒享受快樂的程度而定。
這些幼幼兒和幼稚園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