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七、跨文化传播研究-华侨大学华文教育研究院.PDF

七、跨文化传播研究-华侨大学华文教育研究院.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跨文化传播研究-华侨大学华文教育研究院.PDF

七、跨文化传播研究 1. 语言认同与华语传承语教育  作者:周明朗  期刊名称:《华文教学与研究》  发表时间:2014 年第 1 期  摘要:华语教育与国际汉语教育有何异同?这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而且也是中国当前 亟待解决的一个语言政策问题。本文提出的“语言认同过程”理论把语言认同分解为个人多 重身份库、个人语码库和身份与语码匹配过程,并认为,语码的学习、储存、和使用需要与 语言学习者的身份认同相匹配。根据该理论分析,华裔学生对华语的认同有别于非华裔学生 对国际汉语的认同,因此华语教育与国际汉语教育的对象有重大的认知差别。本文运用该理 论分析华裔学生学习华语的身份认同困惑,提出相应的华语教育理念、华语教学法、华语教 材编写和华语教师培养方法,以期解决华裔学生华语学习中的认同问题,达到华人身份与华 语语码的有机匹配。    2.新加坡华族对华语的认同度考察———基于文化合流视角   作者:蔡明宏  期刊名称:《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发表时间:2014 年第 1 期  摘要:在“本土化”与“西化”的双重影响下,新加坡华族的华语状况堪忧。新加坡历 史上重功利、轻情感的语言政策,也加重了新加坡华族对中华文化的情感疏离,弱化了其对 华语的认同度。新加坡华语发展的个案成为舒曼文化合流维度下语言和文化互相依存的典型 阐释,在改善华语生存环境的对策上,需要新加坡政府做出更精准的指引和扶持,多关注语 言背后承载的民族个性和文化信息,摈弃实用性和工具性的狭促,培育新加坡华族对华语的 情感认同,以挽救新加坡华语困局,促使新加坡的华语真正走上期冀的发展轨道。  3.谈汉语国际推广中文化认同的实现 作者:申莉、周士宏  期刊名称:《国际汉语教育》  发表时间:2014 年第 1 辑  摘要:汉语国际推广的环境分为国内和国外两部分,虽然文化传播的立足点相同,但是 不同环境中的文化传播有着不同的方法和效果。无论在何种环境,我们的视角都应放在跨文 化差异上,这样才能帮助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时克服由文化差异带来的交际障碍,实现对中国 文化的认同。跨文化冲突的克服是实现文化认同的基础,文化的浸润是实现文化认同的重要 29    条件,文化体验活动是实现文化认同的途径。在汉语国际推广过程中要注意帮助学生在学好 汉语的同时,理解并认同中国文化。    4 .汉语传统文献经典国际传播语言文化二重属性分析   作者:李志凌  期刊名称:《汉语国际传播研究》  发表时间:2014 年第 1 期  摘要:作为汉语及其文化国际传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汉语传统文献经典的对外传播 承担着独特的语言推广与文化发展功能。这些功能集中体现在这种传播活动的二重属性,即 语言属性和文化属性上。透过语言和文化的二重属性特征,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知民族心 理、族群文化质素和历史形态下最为丰富的社会文化发展成果与特征;  另外,由于经典中 的汉语有充分的语言价值和文化价值,是汉语国际传播的一种特殊形式和实现渠道,因此, 从语言与文化的双重属性角度来认识汉语经典文献的国际传播,既是认知传播本质的必要出 发点,也是实现传播功能与目的的要求和有力保证。    5.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路径和内容选择   作者:张春燕  期刊名称:《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发表时间:2014 年第 1 期  摘要:Kats,  Blumler 和 Gurevitch 在传播学领域提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主张受众 本位而非内容本位,它将传播的视角从传者导向转向受者导向 (audience‐centered approach ), 这对文化传播同样具有借鉴作用。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受众对汉语语言与中华文化的需求有 很大差异,所以在进行华文化的海外传播时,选择是以语言教学(尤其是现代汉语教学)为 主,还是以文化学习和体验为主,以及二者的先后顺序时,首先应充分考虑到受众不同层次 的社会和心理需求,例如个人层面的自我实现(self‐fulfillment )、自我满足(self‐gratification )、 自我肯定,以及个人与社会的联系需求;其次,传播本身是一种文化交流,是一个编码和解 码的过程,传播出去的文化是否能够被受众顺利而准确地解读直接影响着传播的效果。

文档评论(0)

zcbs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