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基于正交实验的注塑件成型工艺参数优化设计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塑料制品在工业中的应用日益普遍,塑料制品被广泛的应用应用于工业、农业及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宁波,可以说宁波是注塑产品的家乡。近年来,塑料模具发展最为迅速,在国内模具工业产值中塑料模具所占比例不断扩大。同时各种注塑机的发展也是极为快速。塑料模具与注塑的迅速发展是和注塑件产品的发展有直接关系的,可见近年我国注塑件产品的发展是多么惊人。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的模具技术要落后国外近20年。因此在注塑产品的进一步发展利用上我们还任重而道远。
同样,由于注射成型过程中的成型条件(如注射压力、螺杆背压、注射速度、注射量、锁模力、料筒温度、掸具温度)的选择不当或模具本身存在的问题,因而会使注塑制品出现许多不良现象和缺陷。这是该领域的一大难题,解决这一难题对注塑件产品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2.1基本内容:
利用Moldflow软件对一款注塑件进行成型质量分析。熟悉和掌握完整的注塑模具的流动分析过程,通过设计正交实验的方法来获得比较合理的成型工艺参数的方法
2.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学习Moldflow,熟练掌握该软件的操作,从而能够利用其进行注塑成型质量分析;
学习正交实验的设计方法与应用;
通过设计正交实验进行不同成型工艺的流动分析,以缩痕最小为目标确定最佳的成型工艺;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3.1 研究方法:
3.1.1 Moldflow软件进行注塑成型质量分析的方法;
3.1.1.1 几何建模
3.1.1.2 网格划分
3.1.1.3 浇口位置及数量的确定
3.1.1.4 材料及工艺参数设置
3.1.2 正交实验的设计方法;
基本试验方法:
3.1.2.1 取出试验的影响因素、水平,理出因素、水平表;
3.1.2.2 在确定因素、水平之后,就要选一张合适的正交表 来安排实验方案;
3.1.2.3 按照制作的正交表进行试验;
3.1.2.4 用正交表分析实验结果—极差分析,得出影响大的因素;
3.1.2.5 得出结论。
3.2 技术路线:
用计算机软件Moldflow进行注塑成型质量分析,从而预测产品的成型状况进而避免产生成型缺陷。 在此过程中,结合了正交试验以减少试验次数,但是并不影响实验的准确程度。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4.1 前三周文献综述、开题报告;
4.2 第四周到第六周理解设计任务的具体要求,学习Moldflow软件和正交实验方法;
4.3 第六周到第十一周利用Moldflow进行注塑过程模拟及成型质量分析;
4.4 十二周对流动分析结果进行分析并确定最佳的成型工艺;
4.5 十三周整理计算说明书,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参考文献:
[1]周大路,何柏林,黄薇 Moldflow 在注塑模设计中的应用[J].计算机应用技术,2005,32(8):26~34
[2]贺华波,邓益民,李红林. 基于Moldflow 的笔筒注塑件结构优化设计[J].电加工与模具,2007 (4):51~53.
[3]陈兰贞 基于数值模拟与正交试验结合的注塑模多工艺参数优化设计[J].现代制造工业,2006(12):77~79
[4]贺华波 基于正交实验的旋盖产品成型工艺参数优化设计[J].工程塑料应用 2009,37(4):35~38
[5]宋小辉,夏薇,王伟,唐旭东 基于正交试验程序设计的注塑工艺参数优化设计[J].《装备制造技术》2007(9):27~28
[6]朱春东,李福涛,朱红艳 基于正交试验及 MoldFlow 模拟优化注塑工艺参数[J]. 塑料工业 2009,37(6):30~32
[7]S.H. Tang, Taguchi method in the design of plastic injection[J] .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2007,(182 ):418~426
[8]M.C.Song, Research on effects of injection process parameters on the molding process for ultra-thin wall plastic parts[J] .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07 ,(187~188) :668~671
[9]Y.-M.Deng D.Zheng X.-J.Lu Injection moulding optimisation of multi-class design[J].
Int J Adv Manu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