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圆弧形柔性铰链式二维并联压电微动平台的设计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 各类精密、超精密仪器仪表, 如图形发生器、分步重复照相机、光刻机、电子束和X射线及其检测设备等被广泛地应用于科学研究和现实生活中。与此同时, 相配套的各类精密、超精密微动平台也应运而生。
在电子、光学、机械等精密产品制造业中, 经常需要精度高、配置灵活、维护方便的定位平台。现代社会对机械产品的精度和表面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而高精度微位移装置是超精密机床的关键装置, 如要实现微量进给、超薄切削、加工误差的在线补偿, 以及加工非轴对称特殊型面等功能, 都离不开微位移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在宇航和航空领域也采用微位移工作台实现高精度等要求。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2.1 研究的基本内容
基于微动平台应同时具有良好的位移输出特性和刚度特性的要求,并考虑材料的加工工艺性,确定微动平台的材料;
基于圆弧形柔性铰链结构,确定二维串联微动平台的结构形式;
确定圆弧形柔性铰链与微动平台的几何尺寸;
基于所确定的圆弧形柔性铰链与微动平台的几何尺寸以及所给定的微动平台的位移行程,计算圆弧形柔性铰链的最大应力,校核微动平台的强度;计算微动平台的弹性恢复力、刚度;
基于所给定的微动平台的位移行程以及由计算所得的微动平台的弹性恢复力与刚度,确定压电陶瓷执行器的参数:最大输出位移、最大驱动力、刚度;
分别基于Pro/E、AutoCAD绘制微动平台的三维造型图、装配图与零件图;
2.2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对圆弧形柔性铰链式二维并联压电微动平台进行结构设计,并确定其材料、几何尺寸,校核和确定各种参数。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采用经验公式来计算平台的弹性恢复力、刚度和柔性铰链的形式和结构尺寸
结构方案设计
结构方案设计
选择材料
选择材料
设计计算铰链的设计计算平台弹性恢复力、刚度的计算
设计计算
铰链的设计计算
平台弹性恢复力、刚度的计算
绘制三维图,装配图和零件图
绘制三维图,装配图和零件图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第1~4周:查阅文献,了解微动平台的原理及其应用;
第5~6周:确定压电微动平台的材料、结构形式以及几何尺寸;
第7~11周:基于圆弧形柔性铰链结构,对微动平台进行设计计算,即对其进行 强度校核,计算其弹性恢复力与刚度,确定压电陶瓷执行器参数;
第12周:绘制微动平台的三维造型图、装配图与零件图;
第13周:撰写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陈时锦, 杨元华, 孙西芝, 程凯. 基于柔性铰链的微位移工作台性能分析与优化设计[J]. 机械设计, 2004, 21(7): 46-49
关耀奇, 陈蓉玲. 柔性铰链在精密和超精密加工中的应用与研究[J]. 机械设计, 2003, 20(3): 46-47
黄金永, 魏燕定, 张炜. 空间微动平台的柔性铰链参数优化设计[J]. 机电工程, 2006, 23(1): 55-57
纪海慧, 钱进. 基于柔性铰链的精密定位平台的设计[J]. 机床与液压, 2007, 35(11): 62-64
张建雄, 孙宝元. 基于柔性铰链结构的二维微动工作台的设计分析[J]. 压电与声光, 2006, 28(5): 624-626
田延岭, 张大卫, 闫兵. 二自由度微定位平台的研制[J]. 光学精密工程, 2006, 14(1): 94-99
刘品宽, 孙立宁, 曲东升, 荣伟彬. 新型二维纳米级微动工作台的动力学分析[J]. 光学精密工程, 2002, 10(2): 143-147
高鹏, 袁哲俊, 姚英学. 基于柔性铰链结构的新型双向微动工作台的研究[J]. 仪器仪表学报, 1998, 19(2): 192-193
Kee-Bong Choi, Jae Jong Lee, Seiichi Hata. A piezo-driven compliant stage with double mechanical amplification mechanisms arranged in parallel[J]. Physical, 2010, 161(2):173-183
Chi-Ying Lin, Po-Ying Chen. Precision tracking control of a biaxial piezo stage using repetitive control and double-feedforward compensation[J]. Mechatronics, 2010, 59(5):24-32
Hua Wang, Xianmin Zhang. Input coupling analysis an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黑白胶带在背光行业中的应用光学膜在LCM模组上的应用LCD背光源工艺_精品.ppt VIP
- 7.1 计数器-课件.ppt VIP
- 零跑汽车-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Stellantis,出海表现.pdf VIP
- 中科曙光HPC培训教程汇总:D31-并行编程—CUDA程序设计简介.ppt VIP
- 第一章刑事案件现场勘查.ppt VIP
- 第二章-消费者选择合集课件.pptx VIP
- 广东省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实用技术指南(电镀).pdf VIP
- 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科技安徽版2024八年级上册-安徽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万科业主篮球赛活动方案.pptx
- 宝可梦 Let's Go!皮卡丘1.02版switch大气层系统游戏修改代码.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