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ord专业整理
学习资料 整理分享
腋静脉留置针技术在新生儿病房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腋静脉留置针技术是新生儿静脉治疗和静脉高营养最适合的留置针方法。方法 将2014年1月年至2015年12月住我科100例新生儿静脉治疗时使用腋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与四肢静脉及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术的效果观察对比。对照组:50例新生儿静脉治疗时行四肢静脉及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术,留置时间短,易出现漏针、漏液、堵管、静脉炎、皮肤红肿、坏死。实验组:50例新生儿静脉治疗时行腋静脉留置针穿刺术,腋静脉粗、直,解剖位置相对固定,容易穿刺,成功率高,穿刺安全,操作简单,且保留时间长,未发生并发症,输液效果好与外周静脉相比有很多优点。结论:新生儿腋静脉留置针静脉治疗效果好,具有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是一种既安全又经济的给药途径。
关键词:留置针技术、新生儿、腋静脉
新生儿疾病治疗的主要途径为静脉输液,静脉输液是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尤其对于早产儿和病情危重的患儿,选择一种良好的输液途径,维持稳定的输液速度非常重要,以往新生儿静脉穿刺常选用头皮静脉、腹壁浅静脉和四肢浅静脉[1]。新生儿头皮静脉表浅、皮下脂肪少、易于穿刺、固定和观察为输液、 输血和给药最常用的途径[2]。选择头部静脉有暴露明显、 易穿刺、 便于观察、 污染机会少等优点,但在静脉注射特殊药物时,穿刺局部常出现皮肤苍白,甚至坏死等缺血缺氧改变。另一方面头皮静脉输液前剃毛发易造成皮肤刮伤。新生儿四肢浅静脉血管相对头皮静脉而言较粗直、明显,更有利于静脉留置套管针的穿刺,但穿刺部位易受污染,患儿活动容易使套管触及血管壁,造成滴液不畅及沿着穿刺点渗血、渗液甚至脱针,而影响留置时间。
随着留置针的临床应用的推广,选择腋静脉穿刺留置时间最长,置管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分析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由于新生儿外周血管浅表、管径小、缺乏软组织保护、管壁薄加之药物刺激等,极易出现静脉炎、渗漏、堵管等,致使重复使用可能性很小。而腋静脉粗、直,解剖位置相对固定,容易穿刺,成功率高,距胸膜远,穿刺时较安全,不易造成气胸,且保留时间较长。腋静脉留置针存在不足之处位置相对隐蔽,少量液体渗漏时不易发现,应经常对比,触摸两侧腋下至腰际间范围的质感,发现渗漏及时拔针。本研究通过对100名新生儿临床实验与观察记录,深入体会到了腋静脉留置针技术的应用效果好。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新生儿腋静脉解剖位置
腋静脉在腋窝底部,位置较表浅,仅有浅筋膜皮肤覆盖。腋静脉是上肢静脉的主干,连接于锁骨下静脉,主要接受头静脉和贵要静脉汇入,也收纳于腋动脉分支伴行的静脉。腋静脉位置相对固定,在血管神经束中位于腋动脉前内侧,并略有重叠,当手臂外展时更甚,此时腋静脉位于腋动脉的前面。
1.2临床资料
实验人数10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腋静脉留置针穿刺实验组:50人、胎龄:29周~40周、体重:985g~4000g、主要诊断有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RDS)、新生儿窒息、早产儿。
头皮静脉或四肢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对照组:50人、胎龄:29周~36周、体重1000g~4800g、主要诊断有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吸入性肺炎、RDS、新生儿窒息、早产儿。
1.3方法步骤
1.3.1穿刺前准备 耐心的向家长讲解留置针的特点、 好处和置针方法,评估家长的接受程度,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家属同意并在留置针穿刺术知情同意书签字后方可置针,操作前洗手,速干手消毒液消毒手,查看留置针(品牌BD、竞玛密闭式留置针、型号24G)生产日期,检查有无破损,撕开包装,将准备好的引针插入肝素帽排尽空气备用。环境温度、室温22-24℃,置患儿于红外线辐射台上,辐射台温度设置为33-34℃。
1.3.2体位 患儿取平卧位,头偏向对侧,将穿刺侧手臂轻轻拉直背伸,用一小枕垫高穿刺侧肩部及上臂3-5cm使穿刺上肢外展使之与身体纵轴成110°~160°,腋窝呈水平暴露。
1.3.3穿刺点 腋静脉定位有3种方法:①一部分腋静脉能隐约可见;②触摸腋动脉搏动点,在搏动最明显内侧 0.3cm左右腋窝下方进针;③腋动脉搏动触摸不满意,可在腋窝中点(相当于上肢自然下垂时与胸壁交界的皱褶处,以此线的中点作为腋窝中点)内0.2~0.4 cm,下1.0~1.2 cm交界处进针[6]。
1.3.4穿刺 不用止血带,操作者左手拇指与其余四指轻握该侧三角肌下缘,使腋窝处皮肤绷紧,助手一手固定肩部及上肢,一手将腋窝处皮肤向上向胸前绷紧。常规消毒皮肤,面积8cm×8cm待干后,右手持留置针柄,以15°~30°角进针,见回血后, 再进针少许,用预先抽吸好的生理盐水试通畅后,然后用右手食指将针芯退出0.2cm,右手拇指顶住套管Y管,慢慢将套管送入血管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