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酷派活动-重庆竹林试验学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2010 气候酷派——绿色校园行动 方案实施报告 学校 重庆北部新区竹林实验学校 小队名称 小蜜蜂 组别 ■初中 □高中 指导教师 王宪福 陈荣士 电话电子邮件 jlkycrs@126.com 项目开展 相关活动及成果(其中,请参照带队教师培训所提供的计算方法得出节能减排效果) 前言 重庆市位于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四面环山,江水回绕,城市傍水依山,层叠而上。纵观市城内巴山绵延,渝水纵横,俯瞰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构成了集山、水、林、泉、瀑、峡、洞等为一体的壮丽自然景色和融巴渝文化、民族文化、移民文化、三峡文化、“陪都”文化、都市文化于一炉的浓郁文化色彩。重庆还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文化遗址、古人文景观众多。古老的重庆旧貌尚可辩,新妆更奇妍,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随着人口的增多,大量的生活垃圾也就随之增多,它影响着城市的环境,也影响着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人们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之一。垃圾分类的优越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重庆市政府投资了大量资金在全市各区分别设置了崭新的分类垃圾桶,现在进行得如何?垃圾分类收集有多么困难?小学生能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中做些什么贡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组织了这一次关于垃圾分类状况的调查。 调查结果 1、参与调查的同学分别前往居民区、街道、商场、学校等调查不同地方垃圾筒内垃圾分类回收的现状。在垃圾清运之前,将该垃圾筒的垃圾用称称出它们的总重,然后全部倒出来进行分类。可回收的垃圾如:玻璃、铁皮、废纸、布头、橡胶制品、电池、易拉罐、塑料等分别列出并称出它们的重量填表登记。把不可回收的,如:电池、建筑材料等按种类分好,把称好的重量填表登记。根据垃圾筒内的垃圾状况进行登记情况,进行综合统计,取得数据,进行了分析。整个地区分类垃圾桶90%形同虚设,毫无用处,分类垃圾不分类。唯一感到欣慰的是在学校调查时,由于学校正在创市绿色学校,老师和学生都进行了深度的宣传和实施,对垃圾也进行了分类回收,甚至化学实验室的废料也进行处理。由此可以看出垃圾分类的日常宣传不到位是主因之一。 北部新区 学校 不锈钢,红、绿、蓝三种颜色图案标识 好 班级自觉的设置了塑料瓶回收箱,大部分教师办公室都设置了废书、废本子回收箱,日常产生垃圾回收较较好。 北部新区 医院门口 不锈钢,红、绿、蓝三种颜色图案标识 差 垃圾完全不分类,但完全进箱,多为塑料垃圾,90%垃圾可以回收。 北部新区 菜市场 不锈钢,红、绿、蓝三种颜色图案标识 差 垃圾完全不分类,并有垃圾没有扔进垃圾桶,直接扔在垃圾箱旁。多为烂菜叶等垃圾,85%可以回收。 北部新区 商场 不锈钢,红、绿、蓝三种颜色图案标识 差 垃圾完全不分类,但完全进箱。多为塑料、纸张垃圾,90%垃圾可以回收。 北部新区 街道 不锈钢,红、绿、蓝三种颜色图案标识 差 垃圾完全不分类,但完全进箱。多为塑料垃圾,80%垃圾可以回收。 北部新区 居民区 不锈钢,红、绿、蓝三种颜色图案标识 差 垃圾完全不分类,不完全进箱。多为橱余、装修等垃圾,75%垃圾可以回收。 北部新区 家 普通 差 垃圾完全不分类,但完全进箱。多为橱余、塑料等垃圾,95%垃圾可以回收。 2.调查了500不同人群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及处理的意见,并填调查表,之后进行了综合统计,取得数据,进行了分析。95%人对垃圾分类认识还不够,不能够认识垃圾分类的优越性以及回收标识,并不知道如何分类,给垃圾分类带来了困难。唯一欣慰的是在小学儿童阶段,经过学校、老师的教育,98%同学已经知道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但是61%在执行过程中做得不够彻底,在日常产生的垃圾由于生活习惯和怕脏、怕麻烦直接扔进垃圾桶。在青年阶段,由于接受教育程度的不同,认识就不同:经过高等教育的人,97%知道垃圾分类,但是觉得垃圾分类太麻烦,太脏不愿意分类;而另一部分人,96%不知道垃圾分类,当然就更谈不上回收垃圾了。中年人由于大部分教育程度有限,垃圾分类的宣传不够,94%对垃圾分类根本毫不了解。老年人,由于时代太过久远,99%对此事更是漠不关心。由此看出,垃圾分类任重道远。 3.采访了20多位环卫工人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及处理情况,之后进行了综合统计,取得数据,进行了分析。根据调查,只有20%的人了解垃圾分类,但对具体如何分类回收不完全了解。知道的工人只有50%的人进行了回收,回收的只是可以产生经济价值的垃圾。但由于近年可以产生经济价值的垃圾大王废塑料、废纸价格节节下降,而贵重金属垃圾有较少,对他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