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章 绪论 1.1制冷: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内将某物体或流体冷却,使其温度降低到环境温度以下,并保持该温度。 (1)热力学含义 被冷却对象热源(Tl) 收益能:Ql 环境:热汇(Th) 第1章 绪论 (2)制冷过程与冷却过程的不同之处 a. 物体(热源)温度是否可以低于环境温度; b. 是否可以自发进行(需要制冷机否?) (3)环境温度 可以是大气温度,也可以是冷却水温,土壤温度,地下水温等,总之环境温度是指在制冷过程中制冷系统向“外界”放热的放热介质温度,即热汇温度。 第1章 绪论 (4)热泵 若采用相同的系统,如环境温度是热源温度,物体、流体(加热对象)温度是热汇温度,收益能为Qh,则该热力过程是热泵过程。 (5)能量间的关系 制冷:Ql = Qh – E 热泵:Qh = Ql + E 第1章 绪论 1.2 制冷机、制冷剂和制冷循环 制冷机:制冷中所需的机器和设备的总和。 制冷工质:制冷剂 能量传递的介质:流体:气体、液体和气液两相体 第1章 绪论 制冷循环: 1)研究对象是制冷剂,不同的制冷剂在相同的条件下的循环热力性能是不一样的; 2)制冷机中的各个设备与外界能量交换的数量可以通过制冷剂通过该设备的焓变化反映出来; 3) 工况对循环性能有极大的影响。 第1章 绪论 1.3 制冷技术的领域划分 120K以上:普冷 120 – 20K:深度制冷 20 – 0.3K:低温制冷 0.3K以下:超低温制冷 第1章 绪论 1.5 制冷技术的研究内容 (1)获取低温的方法和机理以及他们的循环,进行循环的热力分析计算,得到其特点及规律; (2)制冷剂及他们的热物性,循环特点; (3)设备的 工作原理、性能分析、结构设计,系统的流程组织、设计等。 第2章 制冷方法 2.1物质相变制冷 2.1.1 集态:固、液、气相 潜热 制冷中使用最广泛的是气、液间的相变制冷方式。 (1)固体相变冷却:冰、冰盐、干冰 冰:0摄氏度时潜热为335kJ/kg,密度为900kg/m^3。 第2章 制冷方法 制冷温度:零摄氏度以上。 冰盐冷却: 制冷温度零摄氏度以下: tm = - 0.7 * x qo = 335 + 4.187tm 不同种类的冰盐可得到的最低温度不一样。 第2章 制冷方法 干冰冷却: 制冷温度低。 升华潜热随温度改变而变化,温度越高,潜热越大。 在零摄氏度时,单位质量制冷量为冰的1.9倍,单位容积制冷量为2.95倍。 第2章 制冷方法 (2)液体蒸发制冷 制冷剂饱和压力与温度的关系 第2章 制冷方法 制冷机理(画张图) 特点: (1)qm小 (2)升压过程中加入能量有可能少 (3)有利于换热 液体蒸发制冷 (1)蒸汽压缩式制冷 系统简图 能量转换效率最高 液体蒸发制冷 (2)蒸气吸收式制冷 系统图 制冷剂和吸收剂 吸收剂溶液的浓度越高,制冷剂的分压力越低。 常用的吸收剂和制冷剂对:溴化锂 – 水; 水 – 氨 使用的是热能;左边相当于压缩机。 热电制冷 工作原理 物理定律 系统简图 通过并联或串联方式,可以改变制冷温度和制冷量。 没有制冷工质和循环。 能量转换效率低,常用于特殊场合。 气体涡流制冷 1.进气管;2.喷嘴;3.涡流室;4.孔板;5.冷端管子 6.热端管子;7.控制阀 气体涡流制冷 T-S 图 特点: 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启动快、能达到较低温度;效率低。 第三章 蒸气压缩式制冷3.1 可逆制冷循环 压缩式制冷热力学原理概述 补偿能提供给压缩机,E ----- W 3.1 可逆制冷循环 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COP和循环效率 COP = 收益能量 / 补偿能量 制冷: 热泵: 循环效率(热力完善度): (1)可以评价循环的完善度,也可以评价不同类型制冷机的完善度; (2)COP,EER, 的定义在实际上是不同的,具体应用应该根据标准 ; (3)性能还可用SEER来评价。 3.1 可逆制冷循环 逆卡诺制冷循环 逆卡诺循环的性能系数仅与TH和TL有关,与工质无关。 3.1 可逆制冷循环 意义: (1)制冷机的性能与热源和热汇的温度条件有关-----与工况有关; (2)只有在指明工况的条件下,才能用COP评价制冷机的优劣,才能比较不同的制冷机性能; (3) 可以直接评价和比较各种制冷循环(因为在相同的工况条件下)。 3.1 可逆制冷循环 劳伦次循环 (2个变温过程和2个等熵过程组成) 劳伦次循环的性能系数与在 工况条件下的卡诺循环相等,因此为最理想的变温源(汇)热力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DB4401∕T 112.1-2021 《城市道路占道施工交通组织和安全措施设置 第1部分:交通安全设施设置》.pdf VIP
- 素食店创业计划书.pptx
- 5《秋天的怀念》—优质课课件(共30张PPT).pptx VIP
- 血管瘤治疗后护理.pptx
- 年产12000吨中药材中药饮片加工GMP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备案审批.doc
- 有限空间作业考试试题库(附答案).docx
- 公共政策审计课件.pptx
- “分数除法”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VIP
- 成考政治试题及答案.doc VIP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Starter Unit 3知识点梳理及语法讲义(学生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