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保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书与保健 石 头 从读书本身来讲,既可以健脑健心,又可以延年益寿。   读书是一种保健方式。读书人一般会长寿,各类资料为证:从欧洲文艺复兴至今,世界上最杰出的50名科学家、发明家和文学家都是比较长寿的。16世纪以后欧美的400位杰出人物中,其中科学家的平均寿命达到了79岁,为最长寿的一族。中华医学传统对老年人存活率的测定也表明,脑力劳动者、体力劳动者和无职业者的累计存活率分别为85%、39.6%、28%。在属于长寿的18类职业中,绝大多数都是脑力劳动者。以文学家为例,笔者查阅了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学史》一书,里面载有确切生卒年月的文学家共有290位,其中先秦4位、秦汉11位、魏晋南北朝44位、隋朝五代43位、宋代47位、元代16位、明代46位、清代79位,他们的平均年龄为58.4岁,而另外的资料表明,我国从先秦到清代的人均寿命不到35岁。   翻看历史,既勤奋治学又锻炼身体、智能体能都取得卓著成就的人不胜枚举,革命领袖里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其他名人里有华佗、孙思邈、辛弃疾、李白、杜甫、徐霞客、顾炎武、富兰克林、普希金、托尔斯泰、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南宋有个著名诗人叫陆游,过去我们只知道他苦读善文,说他“读书三万卷”、“六十年间万首诗”,却不太清楚他练身习武,即他“学剑四十年”、“年事依稀鬓复青”的另一面。陆游活到了86岁,他17岁开始创作,仅诗歌就留下了一万多首,一生平均每两天就创作一首诗,临终那天他还头脑清醒地写下了那首名诗《示儿》。他的人生体会之一就是“病需书卷作良医”。   读书有益身心保健。书要读进去必须心先静,只有心静了才能抛却杂念,潜心钻研,“沉潜往复,从容含玩”,最终“寻得道理透彻”。静心读书时,能忘却烦恼,心静如水,物我两忘,人体的各个系统便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有利于远离疾病的侵袭。心不静则必然急躁和浮躁,“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五脏六腑则摇”,心理失衡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下降,疾病也就上身了。所以说书读进去了能转移不良情绪,读到妙处会意一笑,烦恼顿消,忧虑立除,心情大好。纵然是疾病缠身时,徜徉书海转移注意力,也会减轻病痛。相传曹操有头痛的顽症,一日他读了陈琳写的《为袁绍檄豫州文》,“怵然汗出”,一举解除了病痛。   人的大脑是越用越灵。美国心理学家发现,人类脑细胞的旧神经根在新环境的刺激下能长出新神经。经常坚持读书,脑细胞就会不断更新,同时读书还可以集中人的意念,养心怡神,有利于身心健康,日本医学家春山茂雄在《脑内革命》一书里详细阐述了用脑的健康理论,他认为人在读书学习中身心放松,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目标,脑内就会产生一种神奇波纹,这种波纹会使大脑分泌出一种物质,使人轻松敏捷,提高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读书还可以疗疾。阅读书报可以解除人的烦恼,消除精神障碍,使之气血流畅,舒筋活络,从而达到疗病保健的效果。德国的许多医院都为病人开设了专门的图书馆,那些图书馆藏书丰富,既有养心怡神的趣味文字书籍,也有各种介绍疗养、保健知识的医学科普书籍以及盒式磁带、名曲唱片、有声读物,为病人们提供优质的“书籍治疗”服务,其道理就在于读书能转移不良情绪,从而促进身心保健。   虽然读书有益身心,但我国的读书情形却不大乐观,据有关部门统计,近6年来,我国国民的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大多数人说没时间读书。其实仔细算一算,现在的“双休日”加上各种节假和年假,一年有100多天的体闲时间,怎么能说没有时间读书呢?只要善于挤时间,总能挤出一些时间来阅读的。“书犹药也”。有些人为了保健,恨不得搜尽天下的奇方,吃遍天下的补药,可他唯独忘却了读书这一剂“良药”。   莎士比亚说得很好:“在时间的大钟上只有两个字:现在。”现在就读书吧,犹未为晚;现在就与书交友,多多益善。

文档评论(0)

yx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