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降糖药需对症用 应注意服药剂量和时间.doc

口服降糖药需对症用 应注意服药剂量和时间.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口服降糖药需对症用 应注意服药剂量和时间   ○能理想地控制血糖水平的糖尿病人不足十分之一,除了病情本身的差异之外,不能正确地使用降糖药物是最主要的原因   ○降糖药的降糖效果,除与药物本身的作用有关外,还与服药的剂量和服药的时间有一定关系   糖尿病是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以惊人的速度增长,2003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球有近2亿糖尿病患者,估计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超过3亿。我国糖尿病人数仅次于印度,位居世界第二位,患病人数约5000万,全国人口患病率约为3%,已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第二杀手。   大部分糖尿病人长期使用各种降糖药物进行治疗,在这些病人中,能理想地控制血糖水平的不足十分之一,除了病情本身的差异之外,不能正确地使用降糖药物是最主要的原因。目前我国常用的降糖药分为两大类: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由于口服降糖药使用方便,大部分Ⅱ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门诊患者更愿意接受口服降糖药治疗。(摘自《大众健康》,文/博恩)   口服降糖药主要有五类   下面就将各类口服降糖药的功用特点及用法介绍如下,供糖尿病患者选用时参考:   一、磺脲类药物   治疗效果:大多数Ⅱ型糖尿病患者开始应用时有效,空腹及餐后血糖可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可下降 1%~2%,随着疗程的延长,效果渐差。5年后,约半数患者还能保持满意的血糖控制。  副作用:最主要的副作用是低血糖,其发生往往不像胰岛素引起的那样容易早期察觉,且持续时间长,严重时可导致永久性神经损害。年老体弱、长效制剂用量偏大可发生严重低血糖甚至危及生命。   磺脲类药物种类:   第一代:甲磺丁脲(D860)、氯磺丙脲。这些药物降糖作用弱,用量大,现已较少使用,但价格便宜,经济条件差的患者仍可使用。   第二代: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优降糖:价廉、应用广,降糖作用明显,为长效降糖药。   达美康:为中效降糖药,降糖作用温和,较少引起严重低血糖副作用。   美吡达与糖适平:均为短效制剂,作用时间短,因此不易造成低血糖反应,老年人服用比较安全。缺点是服用次数须增加。糖适平又称为“糖肾平”,主要在肾脏代谢,约95%有胆汁排出,可用于肾功能不全者。   亚莫力:是新一代磺脲类降糖药,与优降糖相比,降糖作用快且持久,促胰岛素释放的作用更快,仅有轻度低血糖反应。   二、非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  瑞格列奈:即诺和龙,单独应用低血糖发生较少,与二甲双胍合用降糖效果明显优于两药单用,但须注意避免较重低血糖。此药能快速使胰岛素释放,有利于控制餐后高血糖,便于病人就餐时服用。主要的副作用为轻度的低血糖。主要经粪胆途径排出,无肾毒性。 三、双胍类降糖药 主要有降糖灵(苯乙双胍)、降糖片(二甲双胍)。   适应症:Ⅱ型糖尿病、肥胖、高胰岛素血症者可首选此类药物;磺脲类继发失效的可改用或加用此类药物;Ⅰ型糖尿病用胰岛素治疗血糖不稳定者也可服用此类药物。   副作用:最常见的是消化道反应如口苦、口中有异味、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饭后服用可减少这些反应,最重要的是乳酸中毒。偶有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斑疹,停药后即可消退。  禁忌症:对此药过敏者;肾功能减退、血肌酐1.4mg/dl者;急、慢性酸中毒者;心、肝、肺疾病,伴缺氧、酸中毒倾向者;妊娠者。   四、胰岛素增敏剂  主要有文迪雅、艾订。   作用机理:减轻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抵抗;减轻肝脏糖异生作用;可调控多种影响糖脂代谢基因的转录;促进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摄取。   适应症:Ⅱ型糖尿病,单独应用或与磺脲类、胰岛素合用。   副作用: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头痛、水肿、贫血。   五、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主要有阿卡波糖。   适应症:Ⅱ型糖尿病,尤其餐后高血糖者可单独应用,也可与磺脲类或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对用胰岛素治疗Ⅰ型糖尿病血糖不稳定者,可合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以改善血糖控制,但应注意低血糖的发生。   禁忌症:对此药过敏者;肠道疾病如炎症、溃疡、消化不良等;肾功能减退、血清肌酐2mg/dl;肝硬化;糖尿病伴急性并发炎症、感染、创伤、手术、酮症酸中毒;妊娠、哺乳;应用消化道药、制酸药、胆盐等可削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效果的药物时。   副作用:主要为消化道反应,如腹胀、腹痛、排气增多等。   降糖药的服用时间   降糖药的降糖效果,除与药物本身的作用有关外,还与服药的剂量和服药的时间有一定关系。   1.凌晨服药 目的是降低空腹高血糖。有些病人,睡前至凌晨3时~4时血糖控制较好,自4时后血糖升高,到6时~7时达到高峰,血糖在10mmol/L左右,称黎明现象。此时的高血糖显然与晚餐进食过多或降血糖药用量不足有关,它与机体在午夜分泌较多的生长激素和皮质醇有关。睡前用胰岛素过量,也可引起凌晨高血糖。黎明现象的治疗:赛庚定4~8毫克,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