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课件:理气.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 理气剂 2、适应证 气滞证 气逆证 3、分类   行气 --气滞证   降气 --气逆证 4、使用注意 ⑴辨气病之虚实 ⑵辨清有无兼夹,分清主次 ⑶应中病即止 ⑷有出血倾向或妇女适值经期者,亦应慎用,孕妇则不宜使用本类方剂 释 名 主治:六郁证 思 考 1、为何五味药能治疗六郁? 2、应如何视何郁为主而调整君药? 病案分析 (董建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2002,北京出版社) 刘某,女,55岁,素体虚弱,饮食稍有不慎,引发胃痛旧疾。一月以来,因胃痛发作,内服理中汤,高良姜汤,吞服沉香末,均无疗效,遂改西医诊治,服用胃舒平,反而疼痛加剧。现诊:腹胀,嗳腐吞酸,恶心呕吐,不能饮食,脘腹疼痛拒按,舌苔薄白,六脉沉涩微弦。详问病因,病起于食糯米团,复与邻家吵架生气。 诊断:气郁食滞 主证:胸阳不振,痰气互结之胸痹 思考: 本方与理中丸治疗胸痹有何区别? 梅核气 《古今医鉴·梅核气》 “梅核气者,窒碍于咽喉之间,咯之不出,咽之不下。” 主治:梅核气(痰气郁结) 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君:半夏 厚朴:痰气兼顾 臣:茯苓:健脾化湿 佐:生姜 (重用):止呕、化湿、解毒 苏叶:疏肝行气 配伍特点 1、辛(半夏、生姜、苏叶)开苦(厚朴)降 2、三焦分消水湿 病案分析 陈某,男,29岁,由于本单位一位教师患食道癌后,自觉咽喉不适,有异物感,继而出现食欲下降,多方求医,中西医治疗无明显疗效,体重减轻6公斤,在省人民医院检查,无异常发现,后到大邑县中医院治疗,予以半夏厚朴汤,半月后痊愈。 咽炎常见的中医分型 1、痰气互结型:半夏厚朴汤加味 2、外感型:风热(银翘散加味)风寒(止嗽散或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3、阴虚型:六味地黄丸加味 4、阳虚型:真武汤加味 5、湿热型:甘露消毒丹加味 加减化裁 小肠疝气 西医学: 小肠在腹壁内的薄弱点由内向体表突出,形成肿块。 中医学: 少腹痛引睾丸 主治:寒凝肝脉,气机阻滞 功用: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君:乌药: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臣:青皮、木香、小茴香、高良姜 佐:槟榔:善走下焦,行气导滞 川楝子、巴豆 《止园医话》中医治疝之药,率用川楝子、小茴香、青木香、橘核,荔枝核、炒元胡等,轻症疝气,自当有效,甚则用附子,其效卓著。然以余之经验,最效之方,则为附子与大黄合剂,此种用药系合大热大寒,同时并用,纵有古方,未免骇俗。然余实已经过数十年之临床实验,以附子、大黄,加入普通治疝气之药中,速收特效。” ?使用注意    湿热下注之疝痛不宜使用 ?新用    痛经(小腹冷甚,加吴茱萸) 暖肝煎 Ⅱ类 《景岳全书》 主治:肝肾不足,寒滞肝脉 功用:温补脾肾,行气止痛 君:肉桂、小茴香 臣:当归、枸杞 乌药、沉香 佐:茯苓、生姜 ?使用注意   湿热下注,阴囊红肿热痛者忌用。 苏子降气汤 Ⅰ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主治:上实下虚咳喘 功用 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君:苏子:降气平喘,祛痰止咳;润肠通腑 臣:半夏 厚朴 前胡 助君药降气祛痰平喘 佐:肉桂:温补肾阳    ★当归:①《本经》 “止咳逆上气”; ②养血润燥; ③温补下元; ④活血化瘀;    生姜 苏叶:散寒宣肺 使:甘草 大枣 使用注意  本方偏温燥,肺肾阴虚的喘咳勿用。 素体虚弱之人,苏子、厚朴剂量勿大 下虚为本,上实为标 ?加减变化    1、表证甚,生姜、苏叶重用;或加三抝汤或小青龙汤 2、 呼多吸少,加沉香、蛤蚧 病 案 《陕西中医》1999(6) 某男,25岁,经常鼻衄,曾服用不少中西医药,均不能根治。近日因劳累而鼻衄发作,伴腰膝酸软,舌质淡,苔白,脉沉弦。(苏子降气汤加太子参、藕节) 依据:王肯堂《证治准绳》:“口鼻出血,皆系上盛下虚,有升无降,血随气上,法当顺其气,气降则血归经矣,宜苏子降气汤加人参、阿胶” 比 较 苏子降气汤和小青龙汤 定 喘 汤 Ⅰ类 《摄生众妙方》 主治:风寒外束,痰热内蕴 宣肺降气,清肺化痰 君:麻黄 杏仁 解表散寒 黄芩 桑白皮 清肺热 臣:苏子 半夏 冬花 化

文档评论(0)

喵咪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