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药理学
扬州大学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第 一 章
绪 论
中药药理学的概念
中药药理学
( 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TCM )
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
药对机体作用和作用原理的一门学科。
中药(Chinese Drugs)
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疾
病的各种物质(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
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
一、研究内容 中药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 of TCM):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揭示中药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理和物质基础。 中药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 of TCM):是研究中药及其化学成分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规律。
中药药效学
麻黄平喘
现代研究麻黄平喘的作用机理为:
①促进NA、Adr等递质的释放;
②升高细胞内cAMP,松弛平滑肌;
③兴奋α受体,减轻黏膜水肿;
④抑制过敏介质释放(5-HT,组胺、白三烯)
中药药动学
葛根的代谢特点:
①葛根素口服:72小时后自粪便排出73.3%。
②葛根素静脉注射:体内过程符合二室模型,T1/2α、T1/2β 分别为6.0分钟和57.4分钟,表明其在体内分布迅速,消除快。
二、学科任务
1.探讨中药防治疾病的现代科学依据,认识和理解中药理论的内涵,阐明药效产生的机理和物质基础。 2.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疗效。 3.阐明中医药理论的现代科学本质。 4.研发新药。承担新药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评价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5.促进中西医结合。同时也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1、阐明中药药效产生的机理和物质基础
麻黄的平喘作用:
物质基础:麻黄碱、伪麻黄碱、麻黄挥发油等。
作用机理:兴奋支气管平滑肌β受体;兴奋支气管黏膜血管α受体;促进肾上腺素能神经释放递质;阻止过敏介质释放等。
2、与中药临床研究密切结合
双重诊断与双重治疗
结合临床经验进行实验研究
3、促进中医药理论的进步
通过研究药物的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阐明中医相关病症的机理,推动中医理论的进步与现代化。
通过研究补肾药物的作用和作用机理,可以了解到肾虚证的实质,既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对肾虚证进行解释,并可进一步了解中医肾的本质。
4、中药新药开发
中药新药开发包括药学(中药制剂)和药理两大方面,中药药理学承担药效学和毒理学的研究任务。
如青蒿素的第三代产品,双氢青蒿素哌喹片,为目前国际上最有效的抗疟药 。准备将其列入WHO基本用药目录。
青蒿素的发明人——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药学家屠呦呦介绍:当年是她第一个发现了青蒿素的化学分子式,国家为此还专门给她颁发了发明证书。青蒿素不仅成为我国第一个“一类新药”,而且也被世界公认,直到目前除天花粉蛋白之外中国还没有那个新药能得到国际上如此高的承认。
中药药理学发展简史
中国古代对药物作用的探索:
始于《山海经》,成于《圣济经》,其卷五称“药理篇”,而盛于明清。主要以抽象的角度来阐明中药的作用机理。
如蝉蜕,治妇人生子不下(性善脱)
治皮肤病(所在壳也)
治中风不语(鸣声清响)
治小儿夜啼(昼鸣夜息也)
第1个时期:20世纪20~40年代
1923年,陈克恢等率先对麻黄、当归进行了系统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发现从麻黄中提得的有效成分麻黄碱具有特异性的药理作用。
1924年,发表了有关麻黄的研究论文,指出麻黄碱具有肾上腺素类似的作用,其作用较温和持久。论文发表后,反响巨大,此举揭开了中药药理史无前例的新篇章
第2个时期:20世纪50~80年代
我国建立了专门的中药研究机构。发现了中药的药理作
用和有效成分。
50年代和60年代:
主要在强心、降压、镇痛、驱虫、抗菌、消炎、利尿等
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药物筛选。
70年代:
◆ 注意与临床(病)相结合。如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
肿瘤等。
◆ 注意与中医理论结合。如:
补肾方药、阴虚证、阳虚证动物模型的研究等
中医治则、治法的研究:活血化瘀、扶正固本等。
◆ 研究水平显著提高。
从器官水平到细胞、分子水平。
50~80年代的标志性成果
丹参、川芎、冠心Ⅱ方活血化瘀作用的研究。
延胡索镇痛。
桔梗、满山红祛痰镇咳。
清热药的抗菌抗病毒作用等。
确定有效成分:小檗碱、苦参碱、川芎嗪、丹参酮、青蒿素、葛根素、麝香酮、黄连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