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在《自然之美》研讨会上的讲话
很高兴出席严昭柱同志《自然之美》一书研讨会。
我讲两点,一是从《自然之美》看一个学者的治学精神和态度。严昭柱同志长期从事哲学、美学、文艺和思想理论研究,颇有造诣和建树,这本书是他积多年研究的心得,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完成的著作,现在冠以前言,从而全面地反映了严昭柱同志80年代末至今在自然美问题上的学术成果和思想脉络。
《自然之美》研究的是美学、哲学上一个相当艰难、充满争议的课题,因其难度之大,之前没有人做过专门和系统的研究。严昭柱同志凭借着一种攀登人文科学高峰的勇气和精神,严谨扎实、笃学尚行的学术态度,不唯名利,而得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在探索知识和真理的道路上焚膏继晷,踽踽独行,彰显了中国人文知识分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人类文明献身的传统和社会担当。在这里,我想举北京大学已故的冯友兰教授的一个事例。冯先生晚年,眼睛看不见了,耳朵也听不大清楚了,但是他还在写他的《中国哲学史新编》。在他90岁寿辰时,一群学生去拜访他,问他为什么眼睛看不见了还要写书。冯先生说:“人类的文明就好像一笼真火,几千年不灭地燃烧着。为什么不灭?就因为古往今来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都是呕出心肝,用自己的脑汁作为燃料添加进去,才使它永不熄灭。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呕出心肝?”冯先生说:“这是因为欲罢不能。这就好像一条蚕,它既生而为蚕,就只有吐丝,春蚕到死丝方尽,它也是欲罢不能。”这个例子也同样适用于严昭柱同志,正是凭着这样的笃学精神和严谨态度,使得严昭柱同志呕心沥血撰写的《自然之美》,成为集前人智慧并加以升华、具有原创性的美学专著,而在学术界自成一家。其要义是树立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强调对自然美的研究能使我们认识自然美的规律,对推动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有着重要价值。这在学术界普遍存在浮躁、抄袭甚至造假风气的今天,《自然之美》让我感到欣喜和感动。
二是从《自然之美》看一个学者的社会报复与责任。作为理论研究的学者,严昭柱同志并没有把自己的学术研究闭在象牙塔内,闭门造车,脱离实践,而是秉承中国知识分子经世致用的传统,理论联系实际,致力于回答和解决人们现实的困惑和问题。可以说,从严昭柱同志对自然美的研究,到他呼吁嘉庆生态系统保护,倡导生态文明建设,都反映了一个学者对自然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反思和觉悟,其所要揭橥的学术研究服务于现实、服务于人民的宗旨是贯彻始终、一脉相承的。这使我联想到严昭柱同志作为太湖文化论坛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举办论坛是其学术研究的延伸,他把办好论坛作为一个学者的社会理想与抱负的平台,并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与热情。在这方面,他不仅是个理论家,更是一个身体力行的实践者。我注意到,严昭柱同志的学术思想在某种意义上也代表了太湖文化论坛文化态度与学术思想。特别是今年5月太湖文化论坛第二届年会以加强国际合作,建设生态文明为主题,指出生态问题,不仅仅是科学技术问题,也是具有深刻社会性、战略性的文明问题,能不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我们能否成功应对全球生态危机,关系到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这些振聋发聩的声音来自一个非学术组织,向全世界表达了中国在生态方面的态度和主张,这与中共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总体要求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中华民族的复兴,不仅仅是经济复兴,更包含文化复兴。只有文化的不断创新,中华民族才能实现真正地崛起,中华文化才能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为此,我寄厚望于严昭柱同志和太湖文化论坛团结的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战略思维和社会责任感的专家学者,希望你们不仅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传达中国的立场,也要在繁荣中华文化、为中华思想文化争取到更多的国际话语权贡献智慧和力量。对此,我充满了期待。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