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一基本学力指标说明.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 94年國中基測試題取材說明 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 推動工作委員會 宣導人員 摘 要 九年一貫教學評量政策 九十四年試題取材原則 取材如何因應一綱多本 94年基測命題依據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陸、實施要點 六、教學評量 (二)教育部為配合高中職多元入學制度之推動,應參酌本課程綱要內容舉辦「國民中學基本學力測驗」,據以檢視學生學習成效,其分數得作為入學之參據。 (三)有關國民中學基本學力測驗之編製、標準化及施測事宜,應參照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之能力指標及相關法令之規定辦理。 「考教分離」政策 九十四年國中基測命題以「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為依據。 傳統課程以教材內容(統編本教科書學習內容)為命題依據。 94年教材編寫依據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陸、實施要點 四、教材編輯、審查及選用 (一)國民中小學教科用書應依據課程綱要編輯,並經由審查機關(單位)審定通過後,由學校選用。審查辦法及標準由教育部另定之。 「一綱多本」政策 官方不再為唯一編寫單位,外界甚至學校皆可編寫,只要合於「課程綱要」送審通過即可使用。 傳統教材按「課程標準」編寫,且官方為唯一編寫單位。 取材一般性原則 94年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各科試題之取材,以學生學習及生活經驗為主要來源。各科所要測驗的能力與內涵,以「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國中階段的能力指標為依據。各科試題取材之一般性原則如下: (一) 以能經由紙筆測驗評量之能力指標為主 (二) 以評量學生所習得之基本能力為目的 (三) 以符合綱要不涉及素材(版本)之選取為方針 紙筆評量指標為主 評量以客觀性指標為主。 迴避主觀、情意、態度類及需現場實作性指標。 評量所習基本能力 評量基礎、核心、重要的能力(知識) 。 而非高深、外圍、細微末節、或偏狹殘缺的能力(知識) 。 評量與教材選用無關 按考教分離、教學創新(自主)政策,基測與教學(材)各自對「課程綱要」負責。 評量與能力(知識)之習得有關;與使用版本無關。 一綱多本取材問題 因應課程綱要問題 因應取材公平問題 因應知識正確問題 因應命題難易問題 因應課程綱要問題 Q1:新舊綱要用哪一版? 89年公布「課程暫行綱要」 92年公布「課程綱要、或修正版 」 A1:因 91年入學之國一生所學為舊綱要,故 94年國中基測命題以「課程暫行綱要」國中階段的能力指標為依據。 因應課程綱要問題 Q2:只考國中階段能力(知識),要不要複習國小階段能力(知識)? A2:毋須複習。因: 1. 按九年一貫之能力學習累積原則,國中能力必然高於國小能力。 2. 評量內容如有需記憶部分,會加註說明。 【示例】:能力學習累積 過程技能/歸納與推斷 國小指標: 1-2-4-1 由實驗的資料中整理出規則, 提出結果(3-4年級) 過程技能/歸納、研判與推斷 國小指標: 1-3-4-1 能由一些不同來源的資料, 整理出一個整體性的看法(5-6年級) 國中指標:1-4-4-3 由資料的變化趨勢, 看出其中蘊含的意義及形成概念(7-9年級) 【示例】:能力學習累積 Lucy came to Taiwan _____ July 10, 1999. at (B) in (C) with (D) on * 【 改自90-2-14】 因應取材公平問題 Q:擔心將來基測評量是否會不利於自己所用版本 ? A:試題設計使「用任何一版皆無差異(皆無關) 」。 前提:各校所選用之教材版本,須能使學生學好綱要所規範的能力(知識)。 【示例】:使用任何一版皆無差異 擬人法是將物比擬為人的修辭法。下列文句,何者不屬於擬人法? (A)假使海做出種種野蠻惡毒的事,那是因它無法控制自己 (B)大自然痛下毒手,發動土石流,對破壞生態的人類抗議 (C)走入溪頭,只見林木蔥蘢,泉水淙淙,彷彿是人間仙境* (D)桃花聽得入神,禁不住落了幾點粉淚,一片片凝在地上 【取自90-2-6】 因應知識正確問題 Q :各版觀點若有不同,學生據以學習,作答難免會有差異,何者較為正確? A1:任一版教材發行前皆須經官方審查通過 。 A2:參採「取材涉及多版交集」 。 A3:「預試機制」針對多版教材之「學習出入點」或「解讀差異部分」予以排除。 【示例】:取材涉及多版交集 如右圖,在水循環的過程中 ,「成雲」階段主要是下列 哪兩種狀態間的改變? (A)液態變為氣態 (B)氣態變為液態* (C)液態變為固態 (D)固態變為氣態 【改自90-1-28】 因應命題難易問題 Q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