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深部真菌病 诊断IPFI的三个级别 药代动力学 口服迅速吸收,进食对药物吸收无影响。 蛋白结合率低,易穿透血脑屏障。 肾脏清除,血浆半衰期为20?30h,血中药物可经透析清除。 用法与用量 侵袭性念珠菌病:200?400mg/d,若氟康唑治疗5d后,患者仍不能退热,或出现其他症状,则应换用伊曲康唑等其他药物。 念珠菌病的预防:50?400 mg/d,疗程不宜超过3周。 注意事项 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来自胃肠道。 长期治疗者亦需监测肝功能。 病原性真菌(二) 新型隐球菌病 定义:由新型隐球菌引起的一种深部真菌病。主要病变部位中枢神经系统和肺部。 隐球菌属包括17个种和7个变种,其中仅新型隐球菌及其变种具有致病性。 流行病学 隐球菌存在于土壤和鸽粪中 在隐球菌感染的传播环节中,鸽粪是新型隐球菌临床感染的重要来源。 隐球菌感染在艾滋病患者中发病率高 欧洲及美国AIDS患者中发病率为5%~10% 非洲国家高达26.5%~45% 隐球菌感染的发病机制 隐球菌感染多数是经呼吸道吸入隐球菌孢子进入人体,肺是感染的首发部位。 病变多局限于肺部,较少出现症状。 有免疫受损的慢性病患者(如晚期恶性肿瘤、白血病、长期接受大剂量激素、广谱抗生素及抗癌药等治疗),吸入真菌后在肺内形成病灶,可经血行播散至全身,易侵入中枢神经系统。 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因: 脑脊液中缺乏抗体; 脑脊液中缺乏补体激活系统; 脑脊液中的多巴胺有利于隐球菌生长 临床表现 多见于青壮年,多为亚急性或慢性起病. 高颅压的症状和体征。伴轻至中度发热. 脑膜刺激征,可能与头痛不一致。 严重者可有脑实质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少数病人有颅神经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急性重症病人可有意识障碍、脑疝、抽搐发作等。 实验室检查 1、脑脊液压力:200-400mmH2O 2、CSF WBC 10-500 以淋巴细胞为主。 3、蛋白轻至中度增高,糖明显降低,甚至为零,氯化物轻度降低。 4、57-80%CSF涂片墨汁染色可见带有夹膜的圆形隐球菌。 5、90%的血清或CSF可见出夹膜抗原或相应抗体,有较高的特异性。 鉴别诊断—— 与结脑鉴别 病名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起病 亚急性、慢性 多呈亚急性 发热 不规则 38℃左右 较早出现午后热 颅神经 视神经 外展神经 CSF WBC 200/mm3以下多见 200-500/mm3 CSF GLU 明显下降至零 很少低于1.12 mmol/L CSF-P 轻、中度增高 明显增高 CSF-CL 不低于85mmol/L 低于85mmol/L 细菌涂片 墨汁染色(+) 抗酸染色(+) 脑外病变 肝,肾,肺,皮肤粘膜 淋巴结,肺,骨骼,关节 治疗 两性霉素B去氧胆酸盐及其含脂制剂 :多烯类抗真菌剂,抗真菌谱包括除土曲霉及癣菌外的多数致病真菌。 适应证: 可用于曲霉、念珠菌、隐球菌、组织胞浆菌等引起的感染。 药代动力学 几乎不被肠道吸收,需要静脉给药。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可通过胎盘屏障,脑脊液的浓度低,血浆半衰期为24h,肾脏清除很慢。 用法与用量 静脉给药,0.5?1mg/kg,开始先以1?5 mg(或0.02?0.10 mg/kg)给药,视耐受情况每日或隔日增加5 mg。避光缓慢静滴(不短于6h)。 两性霉素B 制剂具有严重的肾脏毒性,需对患者进行严密的肾功能及血钾水平监测,应避免与其他肾毒性药物合用。 另外,应注意两性霉素B在输液中的反应,可于静滴前给予解热镇痛、抗组胺药和输液中加用小量糖皮质激素。 注意事项 氟胞嘧啶 抗真菌谱 隐球菌、念珠菌属、球拟酵母菌;对着色真菌、少数曲菌有一定效果。 抑菌剂,高浓度有杀菌作用。 易产生耐药性。 孕妇慎用,骨髓抑制,肾损害。 可进入脑脊液。可透析。 100-150 mg/kg, 分2-3次 静脉或口服。 联合用药。 病原性真菌(三) 曲霉病 定义:曲霉病(aspergillosis?)是由曲霉属(Aspergillus?)真菌引起的人体皮肤、黏膜及内脏急、慢性真菌病,严重者导致曲霉败血症。 存在于腐烂赘生物、隔离物表面、空调机或加热口内、手术室、病房及医院器具或空气尘埃中。 常见对人类致病的曲霉:烟曲霉、黄曲霉?、黑曲霉、土曲霉、构巢曲霉、淡黄曲霉、黄丙曲霉、棒曲霉、米曲霉、灰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