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八下,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元生物与环境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请同学们观察图,以小麦为例,辨认它所处环境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温度、水分、土壤等。 生物因素——人、鼠、蚜虫、杂草、微生物等 一、环境的含义 环境不仅是生物生存的地点,更重要的是指存在于生物周围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 二、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阳光空气温度水分 土壤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例如:同种生物之间的 种内互助(合作)关系 种内斗争 不同种生物之间的 捕食关系 竞争关系 寄生关系 共生关系 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 三、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生物都生活在非常复杂的环境中,时刻受到环境中各种生态因素的影响。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鹰的喙和爪都很尖利,有利于捕食其他动物 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牙齿的比较 肉食动物有尖锐的牙齿,有利于捕食其他动物 仙人掌 生活在干旱沙漠地带,它们的叶变成刺,茎很肥大,含有叶绿素,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储存水分,以适应沙漠干旱缺水的环境。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它的生命活动也将影响着环境。 蚯蚓以腐烂的植物和泥土为食,适应土壤这种环境的生活;蚯蚓的活动影响土壤的通气和吸水能力,可以让土壤变得疏松,蚯蚓排出的粪便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所以蚯蚓的生活又影响了它的生存环境。 陆生植物的蒸腾作用,是对陆地生活的一种适应,但同时,植物在进行蒸腾作用的时候,把大量的水分散失到大气中,就增加了空气的湿度,对气候起到调节作用。 总结: 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环境影响生物, 生物适应环境, 生物影响环境。 生态系统 结论: 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之间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判断下列选项中,哪些是属于生态系统? 一片草原 一片森林 一块农田 一个湖泊  一条河 一群鱼 一群人 草原生态系统 分析: 1、在这个草原生态系统中有哪些成分? 2、各类生物的营养方式是否相同? 3、各类生物发挥的作用是否相同?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 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 ——阳光、空气、水、温度、矿物质等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动物提供营养) ——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动植物尸体成简单的物质,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 生产者 消费者 消费者 分解者 1.下列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东昌湖及湖内的所有生物 B.冠县万亩梨园内的全部梨树 C.聊城植物园内的所有荷花 D.聊城姜堤乐园内的所有植物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在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 3下列关于该图解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草是生产者,牛、细菌、真菌是消费者 B.该生态系统中,属于非生物环境的只有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 C.草是牛的主要食物,它在牛体内被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胃 D.若草场上放养的牲畜太多,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使土地沙化,草场就难以恢复原样 4.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铅、汞等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下列各项中能够表示某食物链中生物体内有害物质数量关系的图示是( ) 5、在生态系统中,物质是循环的。能把有机物再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等返回无机环境中的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A、B、C都是 6、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曲线最可能是图中的 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动是单向的 B、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通过食物链、食物网来传递的 D、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目的是使能量尽可能多的保留在生产者体内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说的是什么生物现象? 柳叶 蝉 螳螂 黄雀 食物链 捕食 柳叶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生产者 下列的食物链中所包含的几种生物,分别属于哪种生物类群?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他们分别扮演了什么角色? 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第四营养级 结论 1、组成成分有生产者、消费者,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且起点必须是生产者。

文档评论(0)

celkhn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