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上 海 中 医 药 大 学
《药理学》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给药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日期 ×××××× 交报告日期 ××××××
×××× 年级/专业,实验地点 42×× 教室 ,第 × 组,带教老师 ××× ×××
姓名 ××× 学号 ××××××××××× 同组成员 ××× ××× ××× ××× ×××
给药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戊巴比妥钠实验方法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的作用。
【原理】 戊巴比妥钠为镇静催眠药,通过增强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的抑制作用,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随剂量由小到大,中枢抑制作用由浅入深,依次出现镇静、催眠、抗惊厥和麻醉作用;过量则麻痹延髓呼吸中枢而致死。
【材料】
1.动物 小鼠,雌雄各半,体重18~22g。
2.药品 0.2%(2mg/mL)戊巴比妥钠溶液。
3.器材 JY4001电子秤、鼠笼、广口瓶、1mL注射器、5号针头。
【方法】
1.取小鼠3只,分别称重、标记,观察并记录正常活动情况。
2.1号、2号、3号小鼠分别腹腔注射0.2%戊巴比妥钠溶液0.1、0.2、0.4mL/10g体重。
3.给药后分别将小鼠置于水平放置的广口瓶中,观察有无翻正反射的消失与恢复、呼吸停止,并记录出现这些现象的时间(自给药后所经历的时间),比较各鼠药物反应的程度和快慢。
【结果】
表 不同剂量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的作用
小鼠
戊巴比妥钠剂量
(mg/kg体重)
药物反应及出现时间(给药后)
翻正反射消失
翻正反射恢复
呼吸停止
1号
20
观察>60分钟未出现
——
无
2号
40
3分25秒
45分46秒
无
3号
80
1分58秒
无
54分50秒
【注意事项】
(此项在报告中省略,在结果可疑或反常时,可用于原因分析)
1.翻正反射消失、呼吸停止分别代表药物的催眠、呼吸麻痹致死两种作用(效应)。
2.翻正反射的检测:将小鼠置于广口瓶中,当小鼠活动明显减弱、趋向卧倒时,进行翻正反射的检测,即转动广口瓶,令小鼠成仰卧状,若5秒内不能自动翻正至四肢站立姿势,则表示翻正反射消失;否则为翻正反射存在,需要继续多次测试。
3.翻正反射消失后,必须注意观察有无恢复,其消失至恢复的时间反映催眠作用维持时间。
4.保持实验环境安静,避免嘈杂干扰药物的中枢抑制作用。
【讨论】
(讨论涉及实验报告的各个部分,其核心部分是如何根据实验结果获得实验结论。下表中“逻辑线索”是讨论的思路,“基本信息依据”为所需组织内容的来源,【讨论】部分的书面表达只需书写“内容”部分)
逻辑线索
基本信息依据
内容
核心:结果(现象)→原因(本质)
概括实验结果
【结果】
1、2、3号小鼠分别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20、40、80mg/kg体重后,1号小鼠观察超过60分未出现翻正反射消失;2号小鼠经3分25秒翻正反射消失,于45分46秒翻正反射恢复;3号小鼠经1分58秒翻正反射消失,翻正反射未恢复,于54分50秒呼吸停止。
围绕实验目的(量效关系),作对比分析、推导结论
【目的】
教材
或参考书籍
翻正反射消失表示药物产生催眠作用;翻正反射恢复表示药物作用消退、实验动物恢复清醒;呼吸停止表示药物过量中毒导致死亡。翻正反射消失至翻正反射恢复所经历的时间为催眠作用维持时间。
用药后,1号小鼠无催眠效应;2号小鼠被催眠但能恢复清醒;3号小鼠被更快催眠,且不能恢复清醒,最终死亡。可见,戊巴比妥钠对1至3号小鼠中枢抑制作用依次增强、起效加快。而1至3号小鼠用药剂量为1:2:4,依次增大。
从中可以发现戊巴比妥钠的剂量与效应之间的关系为:随着剂量增加,戊巴比妥钠中枢抑制作用依次增强、起效加快。
本实验1至3号小鼠戊巴比妥钠所用剂量分别为:20mg/kg体重为无效量(催眠),40mg/kg体重为催眠的治疗量;80mg/kg体重为致死量。此实验结果提示药物作用随着剂量增加而增强,两者呈正变(正相关)的关系;剂量过小,无效;剂量过大,则可中毒、甚至致死。
引述理论
【原理】
教材
或参考书籍
戊巴比妥钠为镇静催眠药,通过增强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的抑制作用,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随剂量由小到大,中枢抑制作用由浅入深,依次出现镇静、催眠、抗惊厥和麻醉作用;过量则麻痹延髓呼吸中枢而致死。
拓展
实验启示,如量效关系的临床指导意义等
教材
或参考书籍
临床用药必须同时满足有效、安全。根据量效关系,药物常用量应介于最小有效量(阈剂量)和极量之间。
其他
探讨影响实验结果或成败的因素等
【注意事项】
教材
或参考书籍
若翻正反射消失与否判断失误,则实验结果出现偏差。检测时应统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