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机原理及应用-Read.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C机原理及应用-Read.ppt

PC机原理及应用 常 华 E-mail: Changhua@cau.edu.cn Tel: 中国农业大学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2004年8月18日 第一章 绪 论 计算机——执行运算工具。 一、计算机发展的历史 1、计算机发展的历史 1946年2月15日,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 46年~57年,电子管计算机,几千次~几万次 58年~64年,晶体管计算机,几十万次 65年~71年,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百万次 72年~今,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运算速度从几百万次到目前的万亿次。 1956年,我国开始研制计算机 1958年9月,由慈云桂组织研究的代号为“901”的我国最早的电子管专用计算机诞生 1967年,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 1970年,第一台集成电路计算机研制成功 1975年,开始研制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983年,亿次计算机研制成功 1992年,10亿次计算机研制成功 1999年,3840亿次巨型机研制成功 2003年,5万亿次巨型机研制成功。 从71年出现CPU以来,经历了4位、8位到目前的64位CPU。 2、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第一代 电子管 第二代 晶体管 第三代 集成电路 第四代 大规模集成电路 第五代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 3、计算机发展的基本理论支持 从计算机的结构原理来看,目前的 绝大部分计算机是建立在“存储程序控制”原理概念基础上的,即所谓的“冯.诺依曼”型计算机。 冯·诺依曼 1903年12月28日生于匈牙利,1957年2月8日死于美国。 冯·诺依曼小时就十分聪明,6岁时就能够心算8位数字的除法,它在匈牙利接受了他的初等教育,并于18岁发表了第一篇论文!在1925年取得化学文凭后,他把兴趣转向了喜爱已久的数学,并于1928年取得博士学位,它在集合论等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30年他应邀访问普林斯顿大学,这所大学的高等研究所于1933年建立,他成为最早的6位数学教授之一,直到他去世,它一直是这个研究所的数学教授。后来他为成为美国公民。 冯·诺依曼在实验室 “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逻辑结构的三层含义: 1、计算机应包含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 计算机硬件图 2、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指令和数据; 3、事先将编好的程序和原始数据放入存储器中,计算机工作的时候能够自动高速地从存储器中提取指令并执行。 “ 冯.诺依曼原理 ”——(1946年) 在计算机开始工作前要把预先编好的程序和数据通过一定的方式送到有记忆功能的部件——存储器中保存。然后,计算机才由控制器依据存储的程序来实现控制。 “冯.诺依曼”计算机特征是描述计算机内部的工作方式及组成的特征。 而计算机的外部特征应表现为: 快速性 自动连续高速,先进的半导体 部件实现高速运算和高速存储; 通用性 任何复杂的任务分解成为大量的基本运算和逻辑操作; 逻辑性 具有逻辑判断能力组合运算; 准确性 数字化编码可以保证运算和控制的准确度。 4、现代计算机性能的衡量标准 运算速度 通常用以下两种方法衡量 每秒百万次整数运算MIPS和每秒百万次浮点运算MFLOPS作为运算速度的单位; 对于相同类型的计算机,通常以它们的时钟频率来比较运算速度。 外围设备配置: 数量以及I/O能力 系统软件配置: 支持丰富的应用 寻址能力: ABUS的宽度 集成度: 制造工艺水平 5、计算机以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为基础 据预测:以硅材料为主的微电子器件将以每年集成度提高4~6倍价格下降一半的速度发展。50年中,计算机的性能提高了1000多万倍,价格是原来的几十万分之一。 由此导致:大中型计算机寿命在5年左右;小型机寿命在3年左右;微型机寿命在1~1.5年左右。 “如果抑制了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就会抑制现代化的实现!” 6、计算机外部设备的发展 硬盘:几兆字节——几十G兆字节 打印机:针式、喷墨、激光、彩色激光 显示器:单色、伪彩色、液晶真彩、等离子显示器 扫描仪、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数码DVD 软驱:8”、5”、3”;单面、双面;低密、高密 光盘:2倍速——60倍速 手写、语音输入装置、投影输出设备 红外及蓝牙通讯装置接口:手机接口、家电接口 计算机硬件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可见,计算机产业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电子产业,它所拉动的是一大批高、精、尖技术产业。 精密制造业:精密加工、装配…… 精细化工业:荧光粉、墨粉、墨水…… 冶炼铸造业:高纯度稀土冶炼、精密铸造…… 石油化工业:各类工程塑料、特种润滑剂…… 相关服务业:销售、维修、咨询…… 因此,计算机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