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原题---《景观设计学原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研原题---《景观设计学原理》 考试时间为2007年1月21日下午 2:00-5:00. 启封前为机密. 一.选择题.(2*20=40分) [在下列人名和学术观点/论著或景观作品之间建立联系.] 1.Rachel Carson A.田园城市理想 2.Frederic Law Olmsted B.有机疏散理论 3.In McHarg C.“光明城市”理想 4.Patrick Geddes D.植物学家 5.Ebenezer HoWard E.《寂静的春天》 6.Le Cobusier F.美国当代景观设计师 7.Patric Abercrombie G.纽约中央公园 8.Walter Burly Griffin H.英国风景园林 9.Kevin Lynch I.《景观生态学》 10.Le Norte(雷偌) J.澳大利亚首都规划 11.伊利亚.沙里宁 K.《城市印象》 12.Daniel Burhnam L.美国首都规划 13.Charles Eliot M.城市美化运动 14.朗方(Pierre charies LEnfant) N.波士顿大公园系统 15.Capability Brown万能的布朗 O.凡尔塞宫设计 16.Peter Walker P.《景观设计学》 17.Lewis Mumford(芒福德) Q.《设计遵从自然》 18.John simonds(西蒙兹) R.城市发展史学家 19.Carl steinitz(施坦尼兹) S.GIS在景观规划中应用的先驱 20.Richard Forman T.大伦敦规划 答案:A(5) B(11) C(6) D(4) E(1) F(16) G(2) H(15) I(20) J(8) K(9) L(14) M(12) N(13) O(10) P(18) Q(3) R(17) S(19) T(7) 二.名词解释.(5*10=5分) 1.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 2.场所精神(Genius loci) 3.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s service) 4.乡土景观(Vernacular landscape) 5.绿道(Greenway) 7.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 8.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9.景观安全格局(Landscape security pattern) 10.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答案: 1. 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指居住在其土地上人的集团为了满足某种实际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有意识地在自然景观上叠加了自己的劳动所创造的景观。文化景观的空间性(表现在两个方面):(1)任何文化景观都占据一定的空间,不同的文化景观占据的空间大小不同,即使同类文化景观占据的空间大小也不同;(2)每个文化景观所处的空间位置是相对固定的。 文化景观的时代性: 每个文化景观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必然带有创造性或生产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文化景观就如同社会文化史的“化石”。文化景观功能的变化,反映了所在地区文化的变迁。 2. 场所精神(Genius loci):茫茫大地上的每一寸土地都有它的神与灵,这便是现象学派所谓的场所精神(Genius Loci),这种精神是大自然和文化历史所给定的、人们所必须面对和适应的外在力量。设计或建筑是否具有意味,即是否具有场所性,本质在于是否显现场所的精神。这种精神蕴含在场所的性格和空间之中,前者是由自然和文化的现象所构成的氛围,是环境的全部,后者是三维空间结构。要使设计具有场所性,同样需要符合两个方面基本标准,即认同(Identity)和定位(Qrientation)。认同即使人类及其活动归属于某一地方,这个地方是一个环境的总体。通过认同人类拥有外部世界,使人的设计与广阔的世界相联系,并成为世界的一部分。定位则是对空间的结构和秩序的认知和适应。一个有意义的地方,必须是具有结构和秩序的。设计的过程即是解读场所结构和秩序的过程,也是重建结构和秩序的过程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