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八大菜系川菜.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巴 蜀 风 味 巴蜀风味,指四川省地方风味,简称川菜,是我国四大菜系之一。川菜 的烹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发源地在古代的巴国和蜀国。巴蜀两国, 大致出现于西周至春秋时期 (公元前七世纪到三世纪),原是两个部族的名 称。蜀族以现在的成都为中心,建立了奴隶制的蜀国;巴国则以现在的重庆 为中心,建立了奴隶制的巴国。巴人和蜀人共同创造了有鲜明特色的巴蜀文 化和烹饪技术。 四川省位于长江上游,四山环抱,江河纵横,沃野千里,物产丰富,号 称 “天府之国”。盆地、平原和山丘地带气候温和,四季常青,盛产粮、油、 果、蔬、笋、菌、家禽和家畜。不但品种繁多,而且质量尤佳,均为川菜的 主要烹饪原料。山岳深丘地区多产熊、鹿、樟。鹿、贝母、银耳、香菇、虫 草等山珍野味。江河峡谷流域,所产各种鱼鲜,如江团、雅鱼、岩鲤、爵鱼, 量虽不多,而品种特异,均为烹任的佳品。唐代诗人杜甫曰: “青青竹笋迎 船出,日日江鱼人馔来。”宋代诗人陆游日: “新津韭黄天下元,色如鹅黄 三尺余,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均对四川的丰盛特产备加赞 赏。四川的调味品也独具特色,如中坝酱油、保宁醋、潼川豆鼓、郸县豆瓣、 宜宾芽菜、涪陵榨莱、自贡井盐等,这些得天独厚的特产,为川菜的形成和 发展,提供了特殊而优厚的物质基础。 川菜有成都、重庆两大流派,皆嗜麻辣,而成都偏麻,重庆偏辣。川菜 共分高级筵席、普通筵席、市肆便餐及家常风味四大类。高级筵席,选料严 谨,制作精细,组合适时,调味清鲜,多用山珍海中国名莱巴蜀风味味,配 以时令蔬鲜,品种丰富,味别多变。代表名菜有“芙蓉燕菜”、“一品熊掌”、 “干烧鱼翅”、“麻酱鱼肚”、“家常海参”、“干煸就鱼丝”、“竹荪肝 膏汤”等。普通筵席,又称田席,就地取材,菜重肥美,乡上风味,朴素实 惠。所谓 “三蒸九扣”便是其典型代表,名菜有“龙眼甜烧白”、 “龙眼咸 烧白”、 “坛子肉”、“东坡肘子”、“粉蒸肉”等。市肆便餐,以烹制快 速、经济方便,适应多种需要为特点,以烧、炒、爆、馏、拌为主要烹调方 法,主要代表菜有 “宫保鸡丁”、“水煮牛肉”、“口袋豆腐”、“鱼香肉 丝”、 “小笼粉蒸牛肉”、“干偏牛肉丝”等。家常风味,取材方便,操作 简单,家喻户晓,人人会做,普遍流行的有“回锅肉”、“麻婆豆腐”、“开 水白菜”、 “连锅汤”、“大蒜鳝段”等。 川菜味型多变,是其最大特点。有 “食在广州,味在四川”之说。西汉 时期 (华阳国志)中,记有蜀人“尚滋味,好辛香”,这一食俗,流传久远, 至今不衰。以吃辣椒为例,用法上有青椒、红椒、鲜椒、干椒、泡辣椒、糊 辣椒、辣豆瓣、辣酱、辣椒油、辣椒面等之分,并与花椒、葱、姜、蒜、糖、 醋等巧配炒合,烹调成千变万化的复合美味,形成麻辣、红油、糊辣、豆瓣、 怪味、鱼香、家常、宫保等。川菜在烹调技法上,讲究刀工、火候,千变万 化。特别是以小煎小炒、干烧干偏见长。炒菜不过油,不换锅,芡汁现炒现 兑,急火短炒,一锅成菜。川菜亦重用汤,所谓 “川戏离不了帮腔,川菜离 不了好汤”,确实如此。川菜长于根据原料不同,巧妙配合,形成了 “清鲜 醇浓、麻辣辛香、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独特风格。 本书所介绍的菜肴中,有些菜肴的主料属国家保护动物,在这里仅作为 本地区的传统饮食文化加以介绍。 中国名菜——巴蜀风味 豆豉鱼 (主料辅料) 鲫鱼…………750克 猪肉……………50克 豆豉……………70克 料酒…………25克 酱油……………10克 精盐……………5克 鲜汤…………250克 白糖……………7克 [烹制方法〕 1.将鲜鲫鱼去鳞、鳃、内脏,清洗干净,然后下油锅略炸一下捞起沥油 待用。 2.猪肉与潼川豆豉合剁为末。炒锅内下油烧热,放入剁好的肉未及豆豉 末炒散,加入料酒、精盐、白糖、酱油、鲜汤烧干,撇去浮沫。放入炸好的 鲫鱼,烧10分钟,改用小火焖烧至汁浓鱼熟时起锅,晾凉待用。 3.将晾凉的鱼,改刀切成瓦块形装盘,淋上剩氽的汁即可食用。 [工艺关键] 1.鱼不可炸制过久,皮硬即捞出沥油。 2.酱油、白糖用量要少,成菜后不能吃出甜味。 3.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