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室内空气品质改善管理与控制技术
室內空氣品質
改善管理與控制技術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
李家偉
通風系統改善更新
通風與室內空氣品質
建築物之室內空氣品質 (IAQ) ,影響因子甚多,包括
建築物、室內裝修、人員、事務設備等等,但其中主
要的影響因子,就是建築的 「通風換氣」,尤其在設
計階段或更新改造階段時,必須加以注意。
通風換氣的目的 主要在於(1)供給充分氧氣、 (2)稀釋污
染物質、 (3)除去污染源、 (4)調整空間壓力控制氣流進
出、(5)削減部分熱負荷、 (6)排除臭氣等功能以確保室
內空氣的品質。
以台灣之氣候條件而言,如果有以當地微氣候、地形
進行通風設計的建築物,一年之中通常有數個月的期
間可利用自然通風的方式而不依賴空調設備,部分地
區甚至達半年以上可利用自然通風。
通風不良引起之健康問題 ( Ⅰ)
台灣一些中央空調的辦公類建築物,為了節省初期設
備經費或天花高度不足而採用完全無外氣系統的 FCU
空調系統,有些大樓為了減少外氣空調負荷而關閉外
氣供應,造成嚴重的 「病態大樓症候群」(SBS)或
「建築關連症」(BRI) 。
世界衛生組織對病態大樓的調查中 (WHO,1989)發現,
新建空調型建築物中罹患眼疾、疲勞、頭痛等一般症
狀的比例約為30 %,為一般自然通風型建築物的兩倍,
這些大多是外氣量不足所造成的結果。由於這些病症
所引起的請假、工作效率低落、醫療浪費,無形中造
成企業莫大的負擔。
通風不良引起之健康問題 ( Ⅱ)
過度強調「節能」的「封閉型空調系統」,較容易引
起相關疾病或病症的發生,因此,適當的 「新鮮外氣
量」引入,可以維持室內空氣品質。
通風效率 (Ventilation Rate)是一項重要的品質指標,通
風效率越大,可以有效降低相關疾病或病症的發生,
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Fisk, W.J.2000) 。
建築通風系統
建築通風系統以「預防控制」的方法設計,因此,在
設計上不僅要兼顧建築物之節能效益,更要注意室內
通風的健康品質,目前國際上推動 「綠建築」的設計
手法,是符合未來建築發展的形式。
通風換氣主要確保室內新鮮空氣的置換效率,無空調
之建築物,以開口之通風路徑與室間深度來評斷其通
風性能,而對於採用中央空調之建築物,則以外氣引
入的有無來判斷其品質。
建築通風換氣環境主要分為:
(1)自然通風型
(2)外氣引入型
自然通風型建築
自然通風型建築,不光只是開窗,除了開窗面積符合
建築技術規則的規定外,必需是真正利用自然通風,
達到有效的換氣效果,故需考量其 「通風路徑」及
「室內深度」。
居室若是單側開窗或相鄰側開窗,室內淨深不能太長;
相對側開窗及多側開窗方式也有一定的淨深限制,且
皆和室內淨高有關,這也是為了確保室內無「死域地
帶 (dead zone) 」。
通風路徑的重要
所謂通風路徑,一般來說,如圖所示可簡單分成單側
開窗、相鄰側開窗、相對側開窗及多側開窗方式。
前兩者 (a 、b)較難使新鮮外氣進入室內遠端而排除遠
端的污染物;後兩者(c 、d)可以使氣流以近似活塞流
的方式將室內髒空氣推擠出去,而有較佳的空氣置換
效率。
(a) 單側通風 (b) 相鄰側通風 (c)相對側通風 (d)多側通風路
不同類型之通風路徑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2007)
建築自然通風優點
建築自然通風方式為最有效的通風稀釋方法,自然通
風能增加換氣效益,並具備引入新鮮空氣以稀釋或移
除室內的污染物質 (CIBSE,1997) 、減少能源消耗(空
調耗能)、降溫並調節濕氣 …等多重優點,而增加換
氣率之優點包括:
(1)降低氣喘症狀 (Smedje and Norbäck, 2000 )
(2)減少過敏症狀( Bornehag et al., 2005 )
(3)提升工作效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