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熟林生物量整合分析中国森林碳容量和固碳潜力ViewTableof.PDF

基于成熟林生物量整合分析中国森林碳容量和固碳潜力ViewTableof.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成熟林生物量整合分析中国森林碳容量和固碳潜力ViewTableof

基基于于成成熟熟林林生生物物量量整整合合分分析析中中国国森森林林碳碳容容量量和和固固碳碳潜潜力力 刘迎春, 于贵瑞, 王秋凤, 张扬 and 徐泽鸿 Citation: 中国科学: 生命科学 45, 210 (2015); doi: 10.1360/zc2015-45-2-210 View online: http://en /doi/10.1360/zc2015-45-2-210 View Table of Contents: http://en /publisher/scp/journal/SSV/45/2 Published by the 《中国科学》杂志社 Articles you may be interested in 2000~2050年中国森林生物量碳库: 基于生物量密度与林龄关系的预测 SCIENTIA SINICA Vitae 40, 587 (2010); 1977~2008年中国森林生物量碳汇的时空变化 SCIENTIA SINICA Vitae 43, 421 (2013); 中国南方4种林型乔木层地上生物量及其碳汇潜力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7, 1119 (2012);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从储量、动态到模式 SCIENTIA SINICA Vitae 42, 252 (2012); 中国分省区森林碳汇量的一个估计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6, 433 (2011); 中国科学: 生命科学 2015 年 第45 卷 第2 期: 210 ~ 222 SCIENTIA SINICA Vitae SCIENCE CHINA PRESS 论 文 基于成熟林生物量整合分析中国森林碳容量 和固碳潜力 ①② ①* ① ① ② 刘迎春 , 于贵瑞 , 王秋凤 , 张扬建 , 徐泽鸿 ①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② 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 北京 100714 * 联系人, E-mail: yugr@ 收稿日期: 2014-01-12; 接受日期: 2014-08-15; 网络版发表日期: 2015-02-0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批准号: 2010CB833504)、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批准号: XD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 项目(批准号:资助 摘要 森林是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碳汇. 已有研究认为, 全球森林碳容量和固碳潜力巨大, 关键词 但未见专门针对中国森林进行定量评价其碳容量和固碳潜力的研究. 本研究收集整理了文献发 气候 林龄 表和野外调查获得的中国森林生物量数据5841 条, 并从这些数据中选取了338 个林龄在80 年 格局 及以上的森林样点, 建立了中国成熟林生物量数据集. 通过分析中国成熟林碳密度的空间格局 中国 和影响因素, 以成熟林碳密度为参考水平, 采用碳密度-气候关系模型、反距离插值法及局部薄 成熟林 盘样条插值法, 获得并统计分析了中国森林碳容量, 结合中国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 进一 参考水平 步评估了中国森林固碳潜力. 结果显示, 中国成熟林碳密度与气温、降水和林龄呈正相关, 其水 碳容量 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均能够从气温和降水的限制性角度得到合理解释. 相对保守地来说, 中 固碳潜力 国现有森林碳容量为19.87 Pg C, 固碳潜力为13.8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