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晏氏始祖—指挥晏丑第考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邮晏氏始祖—都指挥晏丑第考略 2012年11月16日 一、前言 家谱文化是中华文明中人文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国史、方志、家谱)之一。俗话说“国兴修史,家兴修谱”。 当今欣逢太平盛世,已进入信息时代,为研究晏氏源流及家族史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上世纪60年代中国的破四旧运动及后来的“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中,家谱被当做四旧遭到清理,以前修订的成千上万的家谱大多损毁和遗失,这对于中国人的人文历史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我辈有责任把祖辈留下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以慰先灵,以承后世。 二、家谱的记忆 在我很小记忆中,自解放前中华民国十五年(1926年)族人修谱祭祖外,以后一直停止了此项活动,一直延续到解放后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1986年我们晏河村(前清族长)晏海银公主持了祭祖修谱活动。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家谱一直在旧时族长晏海银(1923—1999年)家保存,造反派予以搜据,家中的旧书藏书及谱书被据抄一空,幸好晏海银集中生智,把世系挂谱(祭祖时悬挂墙壁用,高约3米,宽约2米)塞进了同村新四军革命老干部晏福祥(约1925 -1970年)家的土墙缝隙里才免遭厄运,才得以幸存下来。 1991年晏建华(晏福祥之侄)在周山乡政府专门请人打印成册,每家每户领取一本。同时请同村组解放前教过私塾的晏文庆(1919-1994)老先生进行了抄写手本世系家谱。由于祖辈们相继去世,加之晏河村晏氏祠堂在解放初被拆除,能够记忆祠堂陈设物品的人很少。但很幸运的是,晏文庆老先生根据祖辈口传和对家谱和晏氏祠堂的记忆,在家谱中对高邮本支系晏氏始祖晏丑第的官职都指挥官予以明确记载,并将堂名和祖先对记录了下来。据晏来俊(晏文庆长孙)介绍,我们晏氏老家在山东青州,然后到江西,再由苏州阊门迁高邮。这些信息与我这四年来的考证基本是一致的,这说明不是巧合,从而证明我们高邮晏氏家谱的记载是真实可信的。 三、考证起因 为纪念祖父晏公讳福泉诞辰九十周年之际增修家谱,源于我在网上有幸结识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晏春林教授和上海东华大学晏爱敏先生,方据《东南晏氏统修谱》上溯高邮始祖讳晏丑第之祖先至东晋【北魏时期(386~557年)】晏景星,字正大光禄大夫(从一品),自云南楚雄府复归山东临淄世系18世。并追溯先祖晏子世系,其中断代部分尚待待晏氏后人发掘文献资料线索后进一步考证。 “目览千载事,心交上古人。”我坚持四年多时间据阅相关省志、府志、县志等历史文献和各地晏氏谱书资料,计划把我们晏姓高邮支的家谱资料整理成册,付之于书。 四、考证过程分析 在很小的记忆中,我们高邮晏河村晏氏始祖名丑第,我小时候心中就有个疑问:难道高邮晏氏始祖晏丑第没有父母兄弟吗?那他们又在何处?按照家谱世系记载,到我曾祖父是第十七世,我是第二十世。按照当前国内多数家谱平均21-31岁一代推算,始祖晏丑第生活年代为明朝中期前后。 2008年6月27日我祖父去世,享年88岁。2009年5月我在网上幸结识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晏春林教授和上海东华大学晏爱敏先生,方才了解到我们高邮晏氏是由江西晏氏分迁而来。 根据江西《统修东南晏氏历代分迁志》记载,明朝时期,有二位晏姓迁移至于高邮州,分别是东南谱记载的二十四世郜公支晏明谕由漳溪(江西南昌)客居高邮州,东南谱记载的二十五世郜公支(晏孝广后裔)晏庭光自瓜州徙居高邮州,由于没有其他信息资料可查阅或佐证,无法确认与晏丑第世系有关联。 高邮州元为直隶府。洪武元年(1368)高邮府降散州,,改属扬州府,并省倚郭高邮县入州,北有张家沟巡司,东北有时堡巡司,州境内管辖宝应县和兴化县。 据咸丰《兴化县志》记载,兴化三位明朝贡生,分别是正德十一年(1516年)丙子贡生晏纬任福建归化县丞,嘉靖十一年(1532年)贡生晏早任山东青州王府长史,隆庆二年(1568年)贡生晏日躋任广西玉林教谕。现兴化联系有缸顾乡有晏中环家族约二三百人,已历11世,由于没有家谱,祖辈口传从高邮过去,仅从家谱字派上分析与高邮丑第世系似乎没有直接关联。 据雍正十一年《扬州府志》和嘉庆《高邮州志》记载,南宋理宗绍定年间(公元1228—1233年)晏陶(即晏桂山),乃晏融(即晏殊之长兄)后裔,先在宝应县任知县,后升任高邮军知军(太守)。据《高邮州志》记载嘉靖三十年(1551年):二月十一日,倭寇侵犯高邮卫经历司晏锐领兵抵御,战至东关牺牲。据《内江县志》和《内江晏氏家乘》晏锐字子充,四川内江人,以都吏任高邮卫经历。 (一)晏丑第祖籍源流——江西东南晏氏始祖晏墉后裔。 考证依据: 一是江西《统修东南晏氏历代分迁志》有明确记载,在明朝万历年间,时任南京户部主事晏文辉经仪征并拜谒过瓜州晏公祠,为仪征家谱作序。仪征晏氏在明朝合修谱时为当时的六十个晏氏分支之一。清朝乾隆时,仪征也参加修谱。但由于仪征晏氏多迁移台湾,且家谱无

文档评论(0)

139****39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