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习领域-国民教育社群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学习领域-国民教育社群网

– page 43 – 社會學習領域 (一)基本理念 1. 學習社會學習領域的理由   個人不能離群而索居,教育則是協助個人發展潛能、實現自我、適應環境並進而改善環境的一種社會化歷程,因此,社會學習領域之學習乃是國民教育階段不可或缺的學習領域。 2. 社會學習領域的性質   社會學習領域是統整自我、人與人、人與環境間互動關係所產生的知識領域。廣義而言,人的環境包括:?自然的物理環境(如山、川、平原等);?人造的物質環境(如漁獵、游牧和農耕所使用的工具,商業用的貨幣,工業用的機器設備,交通用的車子、輪船等);?人造的社會環境(如家庭、學校、社區、國家等組織以及政治、法律、教育等制度);?自我(如反省與表達)與超自然的精神環境(如哲學、宗教、道德、藝術等)。   第一種環境屬於人生的「生存」(survival)層面,與自然科學、地理學有關。第二種環境屬於人生的「生計」(living)層面,從「縱」的方面來看,它與歷史學有關,從「橫」的方面來看,它與經濟學有關。第三種環境屬於人生的「生活」(life)層面,主要與政治學、法律學及社會學等學科(disciplines)有關。第四種環境屬於人生的「生命」(existence)層面,涉及每一個人存在的意義與價值,與哲學、道德、宗教、藝術等處理精神層面的學科有關。人的生存、生計、生活與生命四大層面彼此互有關連,而社會學習領域正是整合這幾個層面間互動關係的一種統整性領域。 3. 統整的功能   每一學科雖有其獨特的研究範疇、組織體系以及探究方法(mode of inquiry),但這些獨特性是來自研究角度(perspectives) 的取捨;若就現象本身而言,人、時、空與事件卻是不可分割的。過去的分科設計可能利於「教」,卻不利於「學」。此次課程設計之主要考量乃在「協助學生之學習」,而不在「便利教師之教學」。教師需透過各種成長方式與進修管道,配合課程精神,改善教學,以協助學生之學習。   統整之功能主要有下列四項-- ? 意義化(signification):學習者若只針對「部分」去學習時,不易看出其意義。只有把「部分」放在「全體」之中去觀察和思考,才能看出部分與部分之間,以及部分與全體的關係,從而了解意義之所在。 ?內化(internalization):學習的內容若具有意義,則容易被學習者記住、消化、並儲存到原有的心智或概念架構(mental or conceptual framework)之中,而成為個人整體知識系統的一部分。 ?類化(generalization):知識若經過內化,則個體在日後遇到類似情況時,便易於觸類旁通,廣加應用。 ?簡化(simplification):統整可以消除無謂的重複,節省學習的時間與精力。 (二)課程目標 <說明> 以下第1至3條目標偏重認知層面,第4至6條目標偏重情意層面,第7至10條目標偏重技能層面。三種層面當中,情意目標最不易具體化,而且最難被評量,因此性質較為特殊,但其重要性並不減;關於情意目標的補充說明,請參考附錄四。 1. 了解本土與他區的環境與人文特徵、差異性及面對的問題。 2. 了解人與社會、文化和生態環境之多元交互關係,以及環境保育和資源開發的重要性。 3. 充實社會科學之基本知識。 4. 培養對本土與國家的認同、關懷及世界觀。 5. 培養民主素質、法治觀念以及負責的態度。 6. 培養了解自我與自我實現之能力,發展積極、自信與開放的態度。 7. 發展批判思考、價值判斷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8. 培養社會參與、做理性決定以及實踐的能力。 9. 培養表達、溝通以及合作的能力。 10. 培養探究之興趣以及研究、創造和處理資訊之能力。 (三)分段能力指標 <編號說明>人類所熟知的世界是一個三度空間的世界,而時間可以被視為生活世界的第四個向度,故第一軸「人與空間」與第二軸「人與時間」構成了人類的座標系統。宇宙萬物的變化皆發生在此一座標系統當中,但變化之中又有其穩定與規律之處,因此,第三軸「演化與不變」構成了基本的宇宙觀,此一宇宙觀自然會影響人類對自我、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與整體生活世界的看法。當座標和宇宙觀定位之後,我們再從人類的主體性出發,首先探索「意義與價值」(第四軸),然後踏出自我,進入一般社會生活層面思考「自我、人際與群己」之間的互動關係(第五軸),跟著就進入政治與法律等生活層面,探討「權力、規則與人權」(第六軸),進入經濟與商業等生活層面,探討「生產、分配與消費」(第七軸),進入當代文化生活的重要層面,探討「科學、技術、與社會」(第八軸),最後,所有的生活都關連在一起,彙整成地球村的生活,歸結到第九軸「全球關連」。 在下列「a-b-c」的能力指標編號當中,a代表主題軸序號,b代表學習階段序號,c代表流水號。第一學習階段為小學二年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