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大厦机电施工BIM应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大厦机电施工BIM应用 图1 在建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大厦 图2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大厦效果图 2009年8月29日,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大厦正式奠基。自此,中国在建第一高楼正式进入公众视野。 2014年7月15日,平安金融中心项目主体高度达到448.3米,超越京基100大厦成为深圳第一高楼。 深圳平安中心这一超级工程预计将于2016年正式竣工,届时该项目将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三高楼。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大厦位于深圳市福田商业中心区,由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平安国际金融中心建筑主体高度588米,塔顶高度660米,总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建成后将发展为国际一流、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型办公、商业、观光等多功能一体化的城市综合体。 超级工程——高难度施工挑战 作为国内在建第一高楼,平安金融中心业主在项目前期即对工程建设提出了高目标:工程质量确保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鲁班奖、詹天佑奖,并确保通过美国绿色建筑协会LEED金级认证。 平安金融中心项目是国内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大型机电总承包工程,作为平安金融中心机电总承包方,中建三局负责统筹管理通风空调、强弱电、变配电房、制冷站等多个机电专业系统。 超高层项目机电安装量大,综合管线多,塔楼设备层多,垂直运输高度高,设备吊装的风险控制难度大,过程中往往会面临因施工错误而造成的返工情况,延误工期,降低效率。作为未来第一高楼,平安金融中心结构空间复杂,机电系统众多,施工精度要求高,则面临着更高难度的挑战。这不仅为机电管线综合设计与施工带来了重大考验,也对机电总承包单位提出了高度要求。传统机电安装施工方法将面临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现场施工误差造成返工及设计变更;施工队的传统工作方法无法满足精度与效率要求;传统验收过程相对粗糙,信息检查核准不够完善等。作为机电总承包单位将如何应对以上难题,顺利完成专业间协作,保障高难度机电施工顺利进行? 图3 项目模型三维视图 精益建造—— HYPERLINK / \t /2015/0115/_blank BIM技术保驾护航 近年来,伴随信息化发展浪潮, HYPERLINK / \t /2015/0115/_blank BIM(建筑信息模型)作为一项带来行业革命的新技术,已成为推动建设行业智慧发展,实现创新项目管理的重要工具。同时, HYPERLINK / \t /2015/0115/_blank BIM技术也为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施工质量带来了新的突破点。 据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安装公司平安金融中心项目总工程师唐铁军介绍,平安金融中心项目业主非常重视 HYPERLINK / \t /2015/0115/_blank BIM技术在项目实施及后期运营维护过程中的应用,在招投标阶段即明确提出BIM应用任务,这也为施工单位的BIM解决方案选择、BIM应用实施水平带来考验。 图4 平安金融中心项目机电总工程师唐铁军 “业主希望我们交付的机电施工BIM模型能用于项目后期运维管理,这对BIM应用的深度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除了运用BIM技术实现常规的管线碰撞检测、支吊架布置、管线复核、方案优化等内容,还需要将施工过程中建立的BIM模型不断完善、精细化。我们要把机电管线设备的参数,零部件更换维修时间周期等信息全部输入BIM模型,与智能楼宇管理系统相连接,从而形成基于BIM的运维管理平台,未来将简化后期机电系统的运维操作难度,更便捷地去查找机电系统故障原因、锁定零配件更换位置、快速找到系统维修方案。” BIM放样机器人——将BIM技术引入现场施工 “作为项目的最大挑战之一,我们需要最短的时间内,在每层楼2000多平方的空间里定位数百个点,任何错误和返工对于超高层建筑施工都是巨大的时间浪费,我们必须把验证过的BIM模型带到工地,并快速准确地放样!”中建三局机电BIM团队负责人表示。? 为保证机电施工BIM模型的信息精确度,提高施工效率,平安金融中心项目在机电综合管线施工过程中创新引入天宝BIM放样机器人,其应用贯穿于深化设计、管线安装施工、施工验收整个机电安装施工生命周期。 图5 项目施工现场技术宣传展板 一、放样精确,衔接设计施工 从BIM模型中获取现场控制点坐标和建筑物结构点坐标分量作为BIM模型复合对比依据,从BIM模型中创建放样点。 在机电和管道的设计完成协同并被批准后,施工团队可通过Trimble?Point?Creator(TPC)软件进行2D和3D现场放样点的创建,从BIM模型中获取现场控制点坐标和建筑物结构点坐标分量作为BIM模型复核对比依据,从BIM模型中创建放样点。施工团队进入现场之后,所有的放样点将导入Trimble?Field?Link?for?MEP软件中,开始使用BIM放样机器人进行楼层贯通点和挂钩预埋件的放样。BIM放样机器人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