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牡一中第13届课改活动月课堂教学教案-牡丹江第一高级中学
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上学期青年教师汇报课教学简案
教师
孟维微
班级
高一、9班
版本
人教版
课题
第五章 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解释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以及相互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性学习,了解科学家对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探究的手段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理解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中物质与能量的变化以及相互关系。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发现的艰辛、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进而说明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尊重他人。
教学
重点
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以及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
教
学
内
容
设
计
和
教
学
方
法
选
择
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意图
二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复习旧课】
叶绿体的结构。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和基质中。
捕获光能的色素分布——叶绿体的的类囊体薄膜上。
【导入新课】
第二节学习细胞器——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那么什么是光合作用?顾名思义,绿色植物在光照下合成物质的作用就是光合作用——被比喻为阳光下最大的魔术!1988年,又一项有关光合作用的研究成果获得了诺贝尔奖。得奖的评语中称“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那么在光照下合成什么物质,用什么原料来合成物质?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肉眼是不可见的,那科学家是怎么发现这个过程的呢?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一起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
【探究新知】
探究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学生阅读教材第101页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问题:大家想一想,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认为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来自何处?
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缺少科学依据)
植物的物质积累来源于土壤。 植物增加的重量=土壤减少的重量。
实验一1648年比利时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将一株2.5kg重的柳树苗种在100㎏的干土中,只用纯净的雨水浇灌,5年后柳树的质量增加了80㎏多,而土壤减少了不到0.1kg。
结论:(五年)植物体生长的原料是水分。
实验二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图5-12)实际做了四组实验,
A点燃的蜡烛,放在密闭钟罩内——一段时间,熄灭;
B活着的小鼠,放在密闭钟罩内——一段时间,小鼠死亡;
C点燃的蜡烛+植物,放在密闭的钟罩内——很长时间,蜡烛不熄灭;
D活着的小鼠+植物,放在密闭的钟罩内——很长时间,小鼠不易窒息。
结论:植物可以更新因蜡烛燃烧或小鼠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思考:为什么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有时成功有时失败?
(学生)实验三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把带叶的枝条放到水里,这些叶(只有绿叶)在阳光下产生气泡,在暗处不产生气泡。(重复500多次)
结论:植物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更新空气。
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
教师质疑:(大屏幕)
(1)普利斯特利的实验为什么在光下才能成功?
(2)为什么植物只有具有绿叶才能更新空气?
(3)英格豪斯当时是否清楚植物更新了空气中的哪种成分?(植物吸收了空气中的什么气体?放出的气体是什么?)
(4)在这个过程中光能转变成了什么能?
讲述:直到1785年人们才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氧气,吸收二氧化碳。
(学生)1845年,德国梅耶根据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指出,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过渡:那么光能变成化学能,储存于什么物质呢?也就是说绿色植物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过程中还产生了什么物质呢?
(学生)实验四1864年德国萨克斯的实验:暗处理后的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自身对照),后经碘蒸气处理,曝光一半叶变蓝,遮光一半不变。
结论:植物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学案基础学习交流1.下图是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其中需将植物先进行黑暗处理、对实验叶片进行遮光和照光处理,以及对实验叶片进行酒精脱色处理。什么是黑暗处理?酒精脱色处理后叶片呈现何种颜色?滴加碘液后,出现的现象是什么?
黑暗处理就是将植物放在无光环境中,以便植物消耗完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也叫饥饿处理;酒精脱色处理后叶片呈黄白色;滴加碘液后,叶片遮光部分不变蓝色,见光部分变蓝色。
实验五1880年美国恩格尔曼水绵实验
(阅读教材第100页“资料分析”——叶绿体的功能)
学案基础交流学习2.分析恩格尔曼的实验中,因变量是什么,自变量是什么?你认为本实验有几组对照实验呢?对照实验类型?以及实验结果?
根据单一变量原则,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