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红壤小流域水土治理模式及其环境效益分析-江苏农业科学
— 284— 江苏农业科学 2017年第45卷第7期
莫明浩,方少文,杨 洁,等.红壤小流域水土治理模式及其环境效益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7):284-286,311.
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17.07.074
红壤小流域水土治理模式及其环境效益分析
1,2 3 1,2 1,2
莫明浩 ,方少文 ,杨 洁 ,宋月君
(1.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江西南昌330029;
2.江西省土壤侵蚀与防治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29;3.江西省水文局,江西南昌330002)
摘要:江西省赣南地区是典型的南方水土流失易发丘陵山区,曾有“江南红色沙漠”之称,是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
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经过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以江西省赣州市的3个红壤小流
域为对象,通过调研、试验及监测,总结红壤小流域水土治理模式,分析其环境效益。总结出以前埂后沟+梯壁植草+
反坡台地、竹节水平沟+乔+灌+草、坡面雨水集蓄、顶林 -腰果 -底谷立体治理、“封禁 +补种+管护”生态修复治
理等技术和措施为主的水土综合治理模式。通过对不同时期的小流域产流产沙分析表明,经水土治理,左马小流域侵
蚀量大为减少,侵蚀强度从中度侵蚀下降为轻度侵蚀。对比分析2个小流域果园集水区发现,无水保措施的城源集水
区侵蚀强度为极强烈侵蚀,而采取水保措施的东坑集水区为微度侵蚀,经果林+工程措施等治理措施能够明显调控径
流泥沙,采取的现代坡地水土保持生态果园开发模式对溶解态面源污染中总磷含量的拦截率为40%、总氮含量的拦
截率超过80%。
关键词:红壤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模式;侵蚀量;环境效益;拦截率
中图分类号:S157;X1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7)07-0284-03
南方红壤区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之一,该地区水 面,属赣江的支流上游,是一个低山丘、川道环绕的小流域,地
土流失强度大、范围广,是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形以丘陵岗地为主,最低海拔为108m,最高海拔为314m,相
[1]
因素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 对高度为30~250m,坡度一般在5°~25°。地质构造属华夏
治理工程在南方红壤区全面展开,水土保持得到长足发展,水 系构造,土壤类型为花岗岩和红砂岩发育的红壤。小流域地
土保持技术得到有效推广,但是由于历史和人为活动的原因, 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光照充
目前该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仍然不容忽视。江西省是我国南 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等特点,年均降水量为 1507.5mm,
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产生 年内降水量分布不均,降水主要集中在4—6月。现状植被较
的径流泥沙不仅淤积江河湖库,降低湖库调蓄洪能力,而且还 好,以松、杉、阔叶树、灌木类为主;坡面较平缓,大部分分布天
是面源污染的主要载体。赣南曾有“江南红色沙漠”之称,因 然次生林和果园。该小流域为全国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流
其类型复杂,所以要因地制宜地实施综合治理。本研究以赣 陂项 目区范围,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占总面积的
南的红壤小流域为例,通过坡面径流小区试验、小流域或集水 77.03%;其次为耕地,占12.00%;再次为园地,占7.19%;其
区出口处卡口站监测及调研分析,总结和研究水土治理模式, 他用地类型占3.78%。小流域内全部为农村人口,农业生产
并分析其环境效益,以期为南方红壤区小流域水土流失和面 占主导地位,外出打工为工副业收入主要来源。本研究在左
源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马小流域设立水保林、经果林和竹节水平沟、水平台地等水土
流失治理方式的坡面标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