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知识网络构建专题归纳整合专题一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人类与环境
知识网络构建 专题归纳整合 专题一 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表现为人类与环境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1.人类与环境的对立性 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而环境的发展变化具有客观规律性。因此人类的主观要求同环境的客观属性之间、人类有目的的活动同环境的客观发展过程之间存在统一的关系,同时也存在对立关系。它表现为人类与环境相互排斥,人类以主观需求、主观认识评价环境,力求以选择、改造、治理等方式排斥环境中不合需要的方面。例如农业开发时对林木的破坏和对土地的开垦。环境则因其客观属性而排斥人类违背规律的改造活动,令其事与愿违。如对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过度开垦,引起水土流失,造成了大面积石丘劣地。当人类活动违背自然规律并超过了环境的再生能力(如滥伐森林、滥垦草原)和自净能力(如工业“三废”排放)时,被破坏的环境以灾害的方式否定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当环境的恶化超过了人类的承受能力时,人类则以迁徙的方式否定环境的价值与意义。 2.人类与环境的统一性 人类与环境的统一性表明它们之间存在内在的、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人类与环境相互依存。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发展一刻也离不开环境。环境具有一定的提供资源的再生能力和容纳废物的自净能力。为了生存,人类必须从环境中获取空气、水和食物等进行新陈代谢,并将代谢产物排放到环境中;为了发展,人类通过生产与消费活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在建设环境(如营造建筑物、开垦农田等)的同时,排放废弃物(如代谢物、生活垃圾、工业“三废”等),离开了环境,人类就无法生存发展。另一方面,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也离不开人类的建设与保护。人类具有一定的认识和改造、保护环境的能力。虽然天然环境孕育了人类,但它已不适合现代人类的生存发展。当代环境是人类对天然环境长期改造的结果,是人类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只有坚持规划、建设、维护、管理,人工环境才不致荒芜。人类与环境就是这样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离开其中一方,另一方就不能存在。 第二,人类与环境相互转化。人类个体通过新陈代谢与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不断交换,人体中各种化学元素的平均含量因此与地壳中各种化学元素平均含量相适应。人类种群在个体的生生死死与不息的繁衍中实现与环境的相互转化。 当人类活动违背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时,人地关系趋于失衡、失调,于是环境问题产生了。当人类活动的主观性与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一致时,人地关系趋于平衡、协调,二者则共同向前发展。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就是既相互统一又相互对立的。 典例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浙江绍兴夏履镇重视环境保护,1997年被联合国评为环境保护“全球500佳”。 长江上游某山区,人们在砍光烧尽了森林的山坡上戳洞下种。 (1)夏履镇重视环境保护,他们走的是 和 同步发展的道路。实现了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全面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 (2)长江上游某山区走的却是 的路子,其结果是 ,形成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 解析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共生的伙伴、互补的朋友。人类在考虑自己的行动时,要顾及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社会、后人及环境的影响,实现人类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互惠共生关系,形成人口、环境与发展的良性循环。而这一切主要是取决于群体的科学文化素质水平。 答案(1)经济发展 环境保护 群体的科学文化素质高 (2)毁林开荒 生态环境恶性循环 群体的科学文化素质低 专题二 探讨臭氧层遭破坏的原因、危害 臭氧处于大气平流层中,它能阻止过多的紫外线到达地球表面,以保护动植物免遭伤害。臭氧层的破坏,使其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大大减弱,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由实验及实际观测结果可知,臭氧层破坏能够产生以下影响: 1.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增加皮肤癌的患病率:研究结果表明臭氧每减少1%,皮肤癌患者将增加4%~6%,主要是黑色素瘤。损害眼睛,白内障患者增多。降低人体免疫力,传染病患者增加。 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①农产品减产及其品质下降。 在作物对紫外线辐射增加的敏感性的实验中,进行实验的200种作物有2/3会因紫外线辐射增强受到影响,尤其是水稻、小麦、大豆和水果等人类经常食用的作物。据估计,当臭氧含量减少1%时,大豆将减产1%。 ②渔业产量减少。 紫外线辐射可杀死水深在10米内的单细胞海洋浮游生物。实验表明,臭氧减少10%,紫外线辐射增加20%,将会在15天内杀死所有生活在水深10米内的鳗鱼幼鱼。 ③破坏森林。 据研究,臭氧减少影响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的主要机制是紫外线辐射的增强会破坏核糖核酸(DNA),以致改变遗传信息及破坏蛋白质。除了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外,因臭氧减少而造成的紫外线辐射增多还会对工业生产造成影响,如使塑料及其他高分子聚合物加速老化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正式版)B 4706.23-2007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2部分:室内加热器的特殊要求.docx VIP
- WS310-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doc VIP
- 提请县人大常委会任命人员任前法律知识考试题库.docx VIP
- 202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pdf VIP
- Kossi NV2快速操作说明书V1.41.pdf VIP
- 高中英语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Unit1 Reading and Thinking课件.pptx VIP
- 好会计专业版功能操作手册.PDF
- 安全生产责任制及考核制度.docx VIP
- 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与设计标准_GBT.pdf VIP
- 2.3果品类原料(课件)- 《烹饪原料学》同步教学(旅游教育出版社).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