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芝麻香型白酒堆积发酵对入窖发酵过程及原酒品质的-食品与发酵工业
研究报告
DOI:10.13995/j.cnki.11-1802/ts.016483
引用格式:李小东,高大禹,田庆贞,等.芝麻香型白酒堆积发酵对入窖发酵过程及原酒品质的影响[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8,44(5):63-69.
LIXiaodong,GAODayu,TIANQingzhen,etal.Effectsofsesameflavorliquoraccumulationoncellarfermentationprocessandliquorquality
[J].FoodandFermentationIndustries,2018,44(5):63-69.
芝麻香型白酒堆积发酵对入窖发酵过程及原酒品质的影响
1 1 2 2 1 1
李小东 ,高大禹 ,田庆贞 ,蔡丛菊 ,夏海锋 ,陈建新
1(江南大学,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江苏 无锡,214122)
2(江苏泰州梅兰春酒厂有限公司,江苏 泰州,225300)
摘 要 通过在实验室模拟芝麻香型白酒实际堆积发酵和入窖发酵过程,研究不同堆积发酵条件下,微生物菌
群演替对入窖发酵过程及原酒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堆积温度条件下,入窖发酵初始微生物菌群
数量不同,其中霉菌、总细菌、乳酸菌数量较接近,而酵母菌和芽孢杆菌数量差异显著。入窖后在厌氧以及特定
发酵温度条件下,微生物菌群进一步演替并进行相关代谢活动,最终出酒率正常,原酒质量合格,但酒体风格不
同。堆积发酵结束时,表层酒醅微生物菌群数量巨大,其中酵母菌、霉菌、总细菌数量达 9.04~9.35lgCFU/g。
单独取表层酒醅入窖后,酒醅升酸快,尤其是乙酸量迅速增加,酵母菌下降迅速,最终出酒率低,原酒质量不合
格。可能是由于微生物菌群数量过高,代谢产乙酸抑制酵母菌酒精发酵。因此在堆积发酵过程中控制适宜的微
生物种类和数量对最终出酒率和原酒质量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芝麻香型白酒;微生物菌群演替;堆积发酵;入窖发酵;出酒率;酒体风格;乙酸
堆积发酵作为芝麻香型白酒实际生产过程中不 束时的表层醅和中心醅按不同比例混合后进行对比
可或缺的工艺环节,其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入窖发酵 发酵,发现不同混合比例酒醅会产生不同的发酵过程
[1]
的进行,最终影响出酒率和产酒质量 。在堆积发 轨迹,最终影响原酒的香气品质。因此本文通过模拟
酵过程中,酒醅网罗空气环境以及生产器具的微生 实际堆积及入窖发酵过程,研究在不同堆积温度条件
物,利用酒醅中的营养物质进行生长、繁殖、代谢、产 下,不同的微生物菌群演替结果(即入窖初始微生物
[2]
热 。在堆积发酵结束时,发酵微生物获得大量富 菌群构成)对入窖发酵过程以及原酒品质的影响,为
集、酶动力大量积累、微生物代谢合成白酒基本风味 芝麻香型白酒发酵过程控制及优化技术提供实践与
[3]
物质以及芝麻香风味成分的前体物质 。 理论指导。
堆积发酵在开放式环境下进行,受水分、空气微
[4] 1 材料与方法
生物、温度以及氧气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在堆积
发酵前期,空气流通、温度适宜、营养物质丰富,各种 1.1 材料与试剂
[5]
微生物快速增殖,尤其是酵母菌和霉菌 。同时堆 实验室堆积发酵所用的高粱、小麦、麸皮、高温
积发酵后期的高温环境、不同部位酒醅氧气浓度的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考虑气-液交界面的非饱和土有效应力公式-岩土力学.PDF
- 考虑气相影响的降雨入渗过程分析研究-岩土力学.PDF
- 考虑横风作用的公路平曲线最小半径研究-中国公路学报-长安大学.PDF
- 考虑洛德角影响的边界面模型在ABAQUS中的数值研究-Open.PDF
- 考虑滞后效应的水气交替近混相驱数值模拟-断块油气田.PDF
- 考虑植被影响的陆气耦合模式力学学报.PDF
- 考虑疲劳本构随机性的结构应力疲劳可靠性分析方法-机械工程学报.PDF
- 考虑货主偏好的内支线集装箱班轮航线网络规划模型-交通运输工程学报.PDF
- 考虑生态安全的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分析与对策-中国水利水电勘测.PDF
- 考虑背景响应的斜拉桥侧向抖振响应分析-中国公路学报.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