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探测操作篇气球的充灌教学案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空探测操作篇气球的充灌教学案例

高空探测操作篇 气球的充灌 (教学案例) 一、案例描述 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次某探空站主班人员在施放小球过程中发现气球随着 高度的增加升速越来越小,和上一时次的数据对比后发现该时次测风数据的 误差明显很大。值班人员立即检查工作流程,最后发现气球的充灌过程中出 现了问题,主要是副班人员配制砝码时少加了 10 克,导致气球的净举力减 小,最终使得升速越来越慢。常规高空气象探测主要依靠施放气球进行,探 测时,除了把气球作为气流运动的示踪物,测定高空风随高度的分布情况外 速。还要将气球作为携带高空气象探测仪器升空的运载工具,探测高空温、 压、湿随高度的分布情况。气球飞升时,为了保证其上升速度,气球里需充 灌氢气,而氢气又是一种非常活跃的气体,使用不当会发生危险。同时《常 规高空气象探测规范(2010 版)》要求 30 克小球的升速要达到 200 米/分, 所以小球充灌时净举力的计算、砝码的配置一定要精确,否则就会出现升速 随高度增加减慢的情况。而大球的升速要求达到 400 米/分左右即可。所以气 球的充灌在探空工作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学目标 1.能发现灌球工作中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法 2.能按照操作流程正确完成气球的充灌工作。 三、教学流程 (一)资讯:准备教学资源(教材、仪器); 1 作用在气球表面的力 1)气球的总举力和净举力 任何一个静止的物体,必须在受力后产生运动,测风气球之所以能够作上 升运动,就是受到一个向上的作用力,气球受力情况如下: ①气球的总举力和净举力 由于气球具有一定的高弹特性和延伸特性,使得充灌氢气后具有相当大 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浮力定律可得,气球在大气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所排 开的同体积空气的重量。即: F = ρVg (1) 式中 F 为浮力, ρ为大气密度,V 为充满氢气后的气球体积,g 为测站重力 加速度。 气球受到浮力的作用上升时,同时又受到一个向下的作用力,即 ρ Vg, H 其中 ρ <<ρ,所以使气球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称为总举力:即气球 H 所受到的浮力减去球内氢气的重量,通常用字母 E 表示。 即:E  Vg  V H g  (   H )Vg (2 ) 实际工作中,使用总举力要比使用浮力方便得多。但是总举力的大小还 不能说明气球能否上升或上升速度的快慢,它只能说明气球充灌氢气后,能 够携带多重的物体不下降(含气球的重量)。 为了表明气球能否上升以及上升速度的快慢,还必须引入一个新的物理 量,这个物理量称为净举力,通常用字母 A 表示,定义为:总举力减去球 皮、绳重以及附加物的重量。附加物:除球皮和扎球绳以外,气球携带的其 它所有的升空物。 即:A  E  B  Vg (   H )  B (3 ) 式中:B  N  M ,M 为气球和扎球绳的重量,N 为附加物的重量。 净举力的物理意义:即净举力就是气球纯向上的力,即充灌氢气的气球 所受到的浮力,在克服了氢气的重量、球皮和扎球绳的重量、附加物等的重 量后所余下的净向上的力,它是气球的上升力。净举力的大小决定气球能否 上升及上升的快慢。对于同一个气球而言,净举力越大,上升速度越快,反 之则慢。 根据(3 )式可知,当球皮和附加物的重量一定时,净举力的大小是由灌 氢量的多少和大气密度所决定的。灌氢量越多,净举力越大;大气密度越 大,净举力越大。大气密度受气压和温度的影响,当气压一定时,气温越 高,大气密度越小,反之越大;当大气温度一定时,气压越高,大气密度越 大,反之越小。因此得出以下结论:一定体积的气球在附加物和重量一定的 条件下,净举力的大小与气压和温度有关,气温越高或气压越低,净举力越 小;气温越低或气压越高,净举力越大。 ②净举力随高度的变化 测风气球在净举力的作用下上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