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沿岸风沙流结构与沙丘移动规律-中国水利水电.PDF

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沿岸风沙流结构与沙丘移动规律-中国水利水电.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沿岸风沙流结构与沙丘移动规律-中国水利水电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第12届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 文章编号: 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沿岸风沙流结构与沙丘移动规律 郭建英,李锦荣,何京丽,邢恩德,崔崴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呼和浩特 010010) 摘要:为摸清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沿岸的风沙活动及沙丘移动特征,该文以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沿岸的流动沙丘 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观测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沿岸沙丘的起沙风况、沙物质组成、风沙流结构及沙丘 移动规律进行初步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起沙风的主风为西南—西风,集中于3—5月份,且5~6 m/s风占起沙 风的50.26%;沙物质粒径以细砂(0.1~0.25 mm)为主,沿黄段沙丘粒径极细砂以下(≤0.1 mm)的沙物质粒径 组成比沙漠腹地减少8.92%;距地60cm高度范围内,81.75%的沙物质在0~10 cm高的气层中通过。在沙丘的不同部 位上,相对输沙量与高程之间有着良好的幂函数关系;沙丘向前移动的距离为8.19 m/a,主要发生在3—5月份。 该研究结果将为合理计算入黄风积沙量及完善黄河沿岸综合防护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风沙流结构;沙丘移动 ;风积沙 中图分类号:P931.3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背景 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穿行于中国北方干旱向半干旱地区的过度地带,区域内干旱少雨,且大风频 繁,两岸的风沙活动强烈,沙丘密集高大,沙丘链高在7~20m左右,最高达65m,呈西北高东南低,整 个地势倾向黄河,且地势倾向与主风方向基本一致,致使大量风成沙直接向黄河倾泻。目前已有约50 ㎞ 的流动沙丘直接侵入黄河河道,其风成沙入黄以粗砂(>0.1 mm)为主,是黄河粗砂的重要策源地, [1] 致使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的泥沙含量显著增加 。 黄河泥沙含量的剧增,使黄河河床淤积抬高速度加快,造成乌兰布和沙漠沿黄段的黄河主流发生 摆动,河岸崩塌,冲毁农田和林地,对下游三盛公黄河枢纽工程和其他水利工程构成严重威胁;河道 淤积造成同水位下过流量不断减少,形成 “地上悬河”,给当地防凌防汛任务形成巨大的压力,使内 蒙古黄河段成为防凌防汛最为严重的河段;乌兰布和沙漠使河套引水总干渠也饱受流沙侵袭的危害, 每年用于干、支、斗、农、毛渠的清淤费高达 500 万元;河道淤积还使每年护岸防洪工程耗费大量人 力、物力和财力,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极大影响了当地和下游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 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先进的监测设备与科学技术的支撑,致使乌兰布和沙漠黄河沿岸段风成沙入黄 量的估算结果说法不一,从0.19~0.80亿t/a,数据相差太大,严重影响了各级部门的防治决策[2-5]。 目前,亟待开展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入黄沙量监测研究,需科学、准确摸清入黄输沙量,为研究黄河 泥沙问题、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不断完善黄河沿岸综合防护体系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因此,对黄河 收稿日期:2014 年 10 月 20 日,论文已发表于农业工程学报第 28 卷 17 期 71-77 页 基金项目: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越冬期下垫面变化对沿岸风沙运移机理影响的研究;黄河石嘴山至巴彦高勒段入黄风积沙量研究 (201401084) 作者简介:郭建英(1979-),男,内蒙古清水河县,博士生,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土流失与植物生态方面的研究。 E_mail:guojianying1980@163.com 乌兰布和沙漠段沿岸风沙活动规律的研究不仅具有科学上的意义,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据 此,本文对黄河沿岸乌兰布和沙漠段沿岸的起沙风况、风沙流结构特征、沙丘形态特征、沙丘移动规 律、沙物质组成进行了定量研究,以期为科学、准确、合理计算入黄风积沙量奠定基础。 2 材料与方法 2.1 区域概况 乌兰布和沙漠沿黄段位于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区与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之间,右与鄂尔多 斯杭锦旗相邻。该区气候干燥,雨量稀少,年平均降水量142.7 mm,年平均气温8.0℃,风沙频繁,地 表风蚀强烈,年平均风速3.7m/s,大风和风沙一年四季均有出现,以3—5月份最多,风向多为西风及 西南风,多年平均大风日数10~32 d,多年平均扬沙日数75~79 d,沙尘暴日数19~22 d,属于典型 的中温带大陆性干旱季风气候 [6-8] 。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