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92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92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李荧娇 2015.9.21 一、教学目标: 1、 能正确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体会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感受朋友依依惜别的情谊。 4、激发阅读古诗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生——课前熟读古诗;收集李白的诗歌、生平资料;不理解的词查查字典,试着理解诗歌。 师——课件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你们想听吗?播放。这是李叔同的《送别》。从这首歌中,你听出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歌曲中带有伤感,曲调悲伤。) 2、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因为送别而忧伤落泪,杨柳依依,恋恋不舍,离别的伤感不能停止,于是出现了许许多多动人的诗篇。诗仙李白曾经写过的一首送别诗,你们还记得吗?(《赠汪伦》)指名背。 3、这情谊比桃花潭水还要深啊!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齐背后两句。 二、解题导入,交流分享 1、今天我们要学习李白的另一首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齐读课题。从题目中你发现了什么信息? 2、指名说。【相机点评】 A.人物:李白、孟浩然;谁能来说说李白和孟浩然的关系?论年龄,李白比孟浩然大十二岁,然而一样的兴趣爱好,一样的才华横溢,使他们互相仰慕,相见恨晚。因此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虽然是短暂的离别,也那么依依不舍。B.地点:黄鹤楼【PPT】、广陵;广陵是扬州的古称,在长江的东边。 黄鹤楼介绍【PPT】: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之称。 C.事件: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李白送孟浩然去哪里?“之”在这里就是去,到的意思。) 3、谁能把题目意思连起来说? 4、齐读课题。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悟 1、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谁愿意大声地读给大家听?同学们仔细听好,他有没有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学生评价) 3、同学们,你知道吗?在古代,很多诗可以用来谱成曲,吟唱出来,因此,诗歌往往读起来都是很有节奏的,(出示节奏线)请根据老师给出的节奏线,大家再来试试,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试着把诗歌的节奏韵律读出来。 4、指名读。(评价) 5、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想来读一读了。师范读。同学们能不能学着老师的样子读给你的同桌听,看谁能读出诗歌的节奏美。 6、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评价) 7、刚刚同学读得很棒,我们一起来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齐读。 8、通过预习,谁能说说诗句的意思? 四、感悟诗境,品读诗句 1、烟花三月,那是春意盎然的时节。想去看看吗?边看边想有哪些优美的词语可以描绘这美丽的景色。播放江南春图配乐。你们的眼前是一个怎样的烟花三月?指名说(繁花似锦,杨柳如烟,五彩缤纷……)哪个同学更厉害能用诗句来形容这美妙的春天?指名说,教师相机导读。(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在浩浩荡荡的长江水边,在繁花似锦的烟花三月,李白要在黄鹤楼送别故人,这故人就是李白的老朋友——孟浩然。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两句,读出烟花三月的美。 3、这本是柳暗花明的三月,莺歌燕舞的三月,应是和好朋友欣赏美景,吟诗作画的好时候,可是老朋友就要离开自己到千里之外的扬州去了。曾经的话语还萦绕在耳旁,曾经的欢声笑语还不曾遗忘,转眼之间就要分别,心里是满满的不舍。从这首诗的哪些地方你能感受到李白对孟浩然依依不舍之情? (1)【孤帆】:孟浩然的船走了,可李白还在黄鹤楼上久久地望啊望啊,他在看什么啊?指名说:船。几只?生:一只。师:对!孤帆就是孤孤单单的一只船。板书:(孤帆) (2)【唯见】可那是唐朝盛世啊,长江是主要的交通渠道,江上应该有许许多多来往的船只。【课件点击】:江上千帆。为什么李白只看见孟浩然的孤帆呢?(生:因为李白所有的注意力和感情都在孟浩然身上。)师:李白眼中只有——孟浩然,是因为李白的心里只有——孟浩然,看到的自然就只有孟浩然的——孤帆。 (3)【点击课件去掉千帆。】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这是多么深厚的友谊啊!谁来再读读,指名读。(你的眼里有孤帆了)。谁再来读?(眼中只有孤帆了,能不能读出心里只有孤帆的感觉?)你再试试。齐读。 6、孟浩然的孤帆渐渐远去,渐渐消失了。李白还久久地伫立江边,望着那滚滚东逝的江水。此时,他只能看见——“碧空尽”、“天际流”了。 (1)虽然帆尽了,可情未尽啊,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情啊?(生:依依惜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