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讲 婚俗文化课程设计.ppt
第七讲 婚俗文化 ;◆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白虎通﹒嫁娶》中云:“婚姻者,何谓也?昏时行礼,故谓之婚;妇人因夫而成,故曰姻。”
由此而知,古代把男娶女嫁,相互结为夫妻之事,称作婚姻。;二、婚姻俗制的演变;1、杂 婚;2、血缘婚; 血缘婚的特点:把杂婚遗风只保留在直系和旁系兄弟姐妹之间的集体婚姻上,一群兄弟与一群姐妹之间互为共夫或共妻。子女自然形成了集群共有,子女以男子长辈为共夫,母亲则自知其各自子女,保持了母系集群的嫡庶,这说明此时人类还处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我国古代文献《风俗通》载:“女娲,伏羲之妹”。考古发掘的汉墓石刻上有伏羲、女娲以人首蛇身、两尾相交的图象。两尾相交是夫妻的象征,这证明伏羲和女娲二人既是兄妹,又是夫妻。;3、伙 婚; 《史记﹒五帝本纪》载:舜一次就娶了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为妻,这就是伙婚制中的“姐妹共夫”。
总之,伙婚就是一个氏族的同辈男女须同另一氏族的同辈男女通婚,而禁止直系或旁系兄弟姐妹之间的婚姻关系。;4、对 偶 制; 对偶婚是多偶群婚转向专偶婚(一夫一妻制)的过渡性婚俗制,其进步之处在于人类终于把血缘与婚姻纠缠不清的关系理清楚了,这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告别蒙昧时代而迈入文明时代。; 这种以女系为主,临时结交或长或短同居关系的阿注婚姻,其特点是:
① 女子不嫁,男子不娶,无需举办婚礼。
② 双方缔结或解除阿注关系的方式自由简便,口头同意即可。;③ 双方自始至终并不组成家庭,也没有共同的经济生活,只以单纯的性关系为基础,所生子女由女方抚养,属于女方。;④ 男女阿注夕聚朝散,来去自由,关系很不稳定。
无论男女,一生中一般都有六、七个阿注,多者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开坪乡戛拉村一位23岁的美女,有男阿注102人。这种“一女纳百夫”的阿注婚,使女阿注自己也弄不清孩子的生父是谁。摩梭人的谚语说:“我的阿注是你的阿注,你的阿注也是我的阿注”。;⑤ 男子衰老后,由自己同胞姐妹所生子女赡养,死后安葬在自己的祖墓中。; ⑥ 摩梭人禁止同一母系血缘的后裔结为阿注,但允许同一父系之间后裔通婚。
同父异母兄弟、堂兄弟姐妹之间,甚至继父与继女、叔伯与侄女、叔伯与侄媳之间结交阿注,在永宁地区被认为是合情合理的事情。;5、专 偶 婚;第二节 我国古代婚俗形式;一、抢夺婚;二、服役婚;三、买卖婚;四、表亲婚;五、交换婚;六、转房婚; 从秦汉至明清,我国许多民族都长期保留转房婚的习俗:
《史记﹒匈奴列传》中有匈奴“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尽取其妻妻之”的记载;
汉代远嫁匈奴的王昭君,在其夫呼韩邪单于死后,为逃避转房的卮运,上书汉朝要求返回故土,被汉成帝赦令“从胡俗”而转房给呼韩邪单于的长子为阏氏(《后汉书﹒南匈奴传》) ;七、招养婚; 招养婚在我国现存少数民族的从妻居婚例中,仍能找到其踪迹。傣族的从妻居,丈夫要在妻家劳动若干年,但拥有岳母家的财产继承权;壮族从妻居比例较大,男子上门后改姓女方姓氏。因此,招养婚的入赘婿,始终带有服役性质。;八、招养夫婚;九、典妻婚;十、童养婚;十一、指腹婚;十二、冥婚;十三、共妻婚;十四、阿注婚;十五、试验婚;十六、自愿婚;第三节?? 媒俗、婚龄及婚娶六礼; 古时对媒人有不同称呼:
一种称“媒妁”,即指说合婚姻的中介人,男媒为“媒”,女媒为“妁”。; 另一种称“伐柯人”。
《诗经﹒幽风﹒伐柯》曰:“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何,匪媒不得。”意即怎样砍个斧柄?没有斧头不成。怎样娶个妻子?哪能没有媒人。由此,后人流传“伐柯宜斧,娶妻须媒”之句,把媒人称为“伐柯人”。; 第三种称“月下老人”。
据《续幽怪录》载:唐代有个人叫韦固,行旅途中遇见一位老人,正在月光下依囊而坐,翻阅《天下男女婚书》,这位老人正是天上主管婚姻的神仙。后来月下老人成为媒人的别称。;二、古代婚龄的变化;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不断,为补充兵源,婚龄日益提前。越王勾践为灭吴而下令:“凡男二十、女十七不婚者,有罪及父母。”秦汉时天下统一,但人口稀少,故汉惠帝规定:“女子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算者,人头税也,即要罚缴五个人的人头税。
西晋规定凡女子年满十七而父母未为择偶者,由官媒指配丈夫。南北朝战乱不已,年龄由提早。北齐、北周规定:男十五、女十三必须婚嫁。; 唐初规定男二十而婚,女十五而嫁。唐中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4课 科技力量大 第1课时(课件)2025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pptx
- 急!错误号—2146827859如何解决&浏览器不能创建xml组件.docx VIP
- 外研版小学英语单词汇总(三年级-六年级).pdf VIP
- 涉企行政检查规范培训.pptx
- 单元语法和配套练习 Unit 4 新版 2025年新外研版八年级上册.pdf
- 川教版(2024)《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节 《会讲故事的数据》课件.pptx VIP
- 常用化工设备标准规范.pdf VIP
- 单元语法和配套练习 Unit 3 新版 2025年新外研版八年级上册.pdf
- OTIS奥旳斯ACD5调试手册调试资料DAA29100AD_SUR_ACD5-77.pdf
- 股权转让协议担保.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