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上第一单元各课复习要点
一、本学期我们要养成读书做笔记、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读书做笔记有三种形式:摘抄 、编写提纲 、写读后感 。
1、《师恩难忘》
一、生词
正(zheng)月 拄(zhu)着 教诲(hui) 醒(xing) 醒(xing酉部)
二、理解词语:
1、娓娓动听:形容说话婉转生动,使人爱听。
?2、身临其境:亲身来到某种境地(体验感受)。临:来到
?3、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停止。
?4、引人入胜:胜,胜境,美好的境地。文中指田老师讲的故事很有吸引力,把人带到了美妙的境地。
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形容培养一个人才是很不容易的事。第一个 “树”:种植;第二个“树”“培养”
三、填空:
《师恩难忘》是一篇深情而朴实的记叙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绍棠,他通过对小学一年级一位教导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我对文中“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这句话的理解是: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与怀念之情。也比喻老师讲了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激起作者对文学的热爱与向往,最终使作者走上了文学之路。
四、赞美老师的名言: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五、根据提示写成语。
?1、形容口才好的成语有: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妙语连珠、出口成章、语惊四座
2、形容人才学出众的成语:才高八斗、 学富五车、才华横溢、满腹经纶 博古通今
3、八字成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六、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 杜甫《奉赠书左丞丈二十二韵》
?(2)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西汉 刘向
?(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 《观书有感》
2、陶校长的演讲
一、填字:
Lian? 锻(炼)? 精(练)(连)接?? 简(练)(炼)钢
Ji??? 立(即) (即)使? (既)然? (及)时?? 奋笔(疾)书
Li?? (历)史?? 日(历)? 鼓(励)(厉)害?? 激(励)???? 再接再(厉)
Xu (需)要 必(须)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陶校长”是陶行知,他被毛泽东主席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他要求学生每天从身体、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 。健康是生命之本;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工作能培养我们的责任心,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2、这是一篇演讲稿。演讲是指在群众集会上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问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说话方式。演讲的主要特点:真实性、鼓动性。
3、“公德”:公共道德,如不随地吐痰,爱护公共设施等;“私德”:个人的品德修养,如拾金不昧、无私奉献等;“真人”:真诚、不虚伪的人。
4、身体是(健康之本),学习的两大优秀品质是(专心致志、坚忍不拔),工作的好坏(对我们今天和未来有很大的影响),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并用所填的词语写一句话。
?1、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 ???即使困难再大,我们也要想办法解决,绝不能向困难低头。
2、每个人(既要)讲究“公德”,(也要)讲究“私德”。
? ???我们既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也要重视道德的修养,学做真人。
3、用“否则”写一句话。
四、陶行知的名言。
?1、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2、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3、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4、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国。中国现在不得了,将来一定了不得。
3、古诗三首
一、生词
Zhen (振)奋人心 (振)作 (震)荡 地(震)
Chan (蝉) 联 金(蝉)脱壳 (婵)娟
二、读古诗填空。
?1、《寻隐者不遇》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诗歌记述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到)这件事。通过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的品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之情)。
?2、《所见》是(清)朝诗人(袁枚)的作品,诗人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古诗动静结合,活泼有趣,牧童先是(歌声振林樾),忽然“(闭口立)”,是因为他 “(意欲捕鸣蝉)”。我们还从诗中“(捕鸣蝉)”一词中可见当时是(夏季)。
三、搜集描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5课 共同保卫伟大祖国》课件_初中道德与法治_七年级全一册_中华民族大团结.pptx VIP
- h3cloud云学堂故障处理手册.pdf VIP
- 2025-2026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学堂班八年级(上)选拔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VIP
- 第5课 共同保卫伟大祖国 课件中华民族大团结.ppt VIP
- GB50819-2013 油气田集输管道施工规范.pdf VIP
- 沥青混凝土面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doc VIP
- 人教PEP版四年级英语下册 《Weather》Part A PPT课件(第1课时) .ppt VIP
- 《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课件.ppt VIP
- 百冠公司成品仓库仓储货位优化研究.docx
- 2024光伏连接器技术标准.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