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
杨珍(广丙玉林红十字医院广丙玉林537000)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 (2012)11-0315-02
【摘要】目的探讨通过护理干预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的有 效方法。方法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采取相应的综合护理干预措 施。结果木组86例患者发生5例下肢深静脉栓塞,治疗效果满意。结论细致有 效的护理干预是预防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关键,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着非常重 要的作用。
【关键词】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下肢深静脉栓塞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是髋关节诸多疾患终末治疗的有效方法人工髋关节能
有效地缓解疼痛、稳定关节、矫正畸形、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文献 报道[1-3],全髋关节置换术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为39%?73%,近端D V T 为15%-25%,肺栓塞(P E)为3%?49%,致命的(P E )为0.5%?3.4%。预防人 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深静脉血栓并发症显得十分必要,我科护理人员对人工髋关节 置换术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预防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发生收到了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共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86例,男48例, 女28例。年龄26?78岁,平均52岁。就诊病种括: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再次翻 修,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老年股骨颈骨折延迟愈合、强直性脊柱炎等。其中伴有 高血压10例,冠心病5例,糖尿病6例,肺癌骨转移1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 的髋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置换类型有:人工股骨头半髋置换,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有生物型和骨水泥型。
1.2术前干预措施
1.2.1评估高危因素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血流缓慢,血管内膜损伤, 血液高凝状态[1】。术中制动、仰卧、麻醉使周围静脉舒张,下肢静脉充血;术后疼 痛导致活动受限、长期卧床等原因,都会造成静脉血流滞缓。其次,术中过度牵拉、
电凝刀的使用、骨水泥热聚合反应;不恰当的静脉穿刺造成的静脉壁损伤,均奋利 于凝血激活酶的形成和血小板聚集X足使静脉血栓形成。另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属大手术,手术吋间长,造成血小板的粘附性增大,术中输血使血液成分改变以及 老年患者自身合并多器官的生理性退变或器质性病变均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因 此、手术吋间和术后卧床吋间越长,患者年龄越大,以及伴有心血管系统疾病和糖 尿病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明显增加[2】。针对高危病人和极高危病 人手术前行头颅、重要器官、动静脉血管的超声检查。
1.2.2围绕基础疾病进行护理和观察
(1)控制高血压;(2)改善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3)穂定糖尿病患者的血 糖;(4)高脂血症的下降;(5)观察相关疾病药物停用后的反应;(6)戒断烟洒;(7) 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8)药物预防,遵医嘱术前1 2 h或术后1 2?2 4 h皮下 给予常规剂量一半的低分子肝素,注意观察应用肝素吋出血并发症。
1.3术后干预措施
1.3.1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下肢深静脉栓塞的重要体征是患肢疼痛、 肿胀、腓肠肌深压痛伴活动受限[3]。一般下肢深静脉栓塞的高发期是术后1?4d, 在此期间注意加强对下肢肿胀程度和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患肢远端色泽、皮温及 感觉的观察,严格床头交接班制度,认真听取患者的主诉、注意对比观察,必要吋测 量双下肢同一平面周径,一?侧小腿周径比另一侧大1 cm有诊断意义,如皮肤颜 色变为紫钳、皮肤温度升高,甚至出现胸闷、口唇紫钳、呼吸闲难,发现以上情 况需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或继发肺栓塞,及吋报告医师处理。
1.3.2体位护理术后下肢保持外展中立位,穿丁字鞋或用防旋支具,同吋 将患肢抬高20deg;?25deg;,注意头部和上半身不可过高,要小腿高于膝部,膝 部高于右心房,利用重力作用,促进静脉冋流。冋吋避免患肢受压,尤艽避免在胭窝 或小腿下单独垫枕而影响小腿深静脉冋流。
其原理是采用不同的模式,通过套在患肢的带奋充气装置的外套,梯度或间断对腿 部肌内进行加压,以加速下肢静脉血流速度,促进瘀血静脉排空及下肢血液循环, 预防凝血因子聚集及对血管内膜的黏附;增加纤溶系统的活性,刺激内源性纤维蛋 白溶解活性,从而防止血栓的形成[4】;针对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以不引起患者疼 痛为宜,逐渐由被动活动过度到主动活动后停止使用。
1.3.3预防性抗凝治疗的护理术后24h后使用低分子肝素以降低血液黏 稠度,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或出血发生,观察鼻、牙龈、皮肤黏 膜及穿刺后出血情况。指导患者自我预防(如刷牙动作轻柔,防止跌伤,避免抠鼻)。 静脉穿刺时注意保护血管,由于左髂静脉被左骼动脉骑跨,远端血液冋流相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