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团结 创新 严谨 奉献 医学博士 华西院第二临床医学院 内科教研室 * 发热 产生机制 2 3 定义 1 伴随症状 4 问诊要点 5 热型 Tips 6 发热的定义 正常体温: 正常健康人体温比较恒定:一般波动于36.2℃-37.2℃,一天内的体温波动一般1℃-1.2℃以内 早晨体温较低,下午体温较高 运动、进餐、劳动后体温较高 妇女在月经和妊娠期间体温偏高 发热程度的划分 低热:37.3-38℃ 中热:38.1-39℃ 高热:39.1-41℃ 超高热:超过41℃ 体温37℃可能是发热吗? 发热待查(Fever of unknown origin, FUO) 每日体温升高大于38℃,持续3周,并且在医院经1周的深入检查未能明确病因。 发热的产生机制 体温调定点的作用 散热与产热的平衡 外界温度?,体内血液温度上升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同时皮肤感受器反射性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血管舒张、出汗加速使散热。 外界温度?,体表血管收缩,出汗停止,产热增加,加强代谢,肌肉收缩,寒战。 发热机制的分类 致热源的作用 致热源:引起发热的物质称致热原 外源性致热源:如细菌内毒素,分子量大(300,000道尔顿),通过内源性致热源引起发热。 内源性致热原:为小分子物质,存在于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内,直接引起发热。 感染、毒素、抗原抗体复合物、炎性渗出物 ? 单核细胞、巨噬细胞 ? 内源性致热细胞因子 IL-1,TNF,IL-6,IFN ?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E2合成??发热阈值??体温增高(发热) 非致热源性发热 体温中枢直接受损:颅脑外伤、出血、炎症、中暑 产热过多:癫痫持续状态,甲亢 散热减少:广泛性皮肤病,阿托品中毒 热型(Fever type) 定义:发热患者体温曲线的规律性 热型对于判断疾病有一定的帮助 热型应当是未用药物干预状态下的情况! 稽留热 稽留热:持续高热(39℃-40℃左右),达数天至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极期。 弛张热 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波动范围大,24小时内温差达2℃以上,最低体温一般仍高于正常水平。见于败血症、化脓疾患等。 间歇热 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如一日发热,一日无热亦可数日无热),反复发作,见于疟疾等。 回归热 回归热:体温急骤升至39℃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各持续若干天,规律性地交换出现,见于霍奇金病。 波状热 波状热:体温缓慢上升至39℃或以上,数天后又渐渐下降到正常水平,数天后渐升高,周而复发,见于布氏杆菌病。 伴随症状 伴随症状是协助判断发热病因的重要线索 感染性疾病多有局灶感染的征像 抗原抗体反应多有器官系统受累的表现 代谢增加的疾病多有代谢旺盛的表现 伴随症状及诊断 1、高热、寒战:常见于肺炎、急性肾盂肾炎、流脑等化脓性疾患 2、各系统的症状 发热伴咳嗽、脓痰:呼吸道感染 发热伴腹泻:胃肠道感染 发热伴尿频尿急:泌尿系感染,年轻男性患者应考虑有泌尿道畸形或淋病性脓性尿道炎 发热伴右上腹绞痛:肥胖女性应除外胆结石并胆系感染 发热、头痛、呕吐伴颈部抵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膜炎) 发热、消瘦伴淋巴结肿大:男性同性恋应考虑AIDS 发热、头痛、脓涕伴副鼻窦压痛:副鼻窦炎 药物热:有用药史,常伴对称皮疹及搔痒 高热、寒战、来自非洲:应除外恶性疟 发热伴皮疹:水(水痘)仙(猩红热)花(天花),莫(麻疹)悲(斑疹伤寒)伤(伤寒) 问诊要点 时间特点(何时起病,起病缓急,病程多长) 发热的诱因、程度、频度、热型 各系统症状及一般情况 诊治经过(抗生素、激素、抗结核药、退热药) 有无传染病接触史,疫水接触史,手术、分娩、流产史,服药史,职业特点。 TIPS 发热诊断应按下列步骤 S Subject 主观感觉 O Object 客观检查 A Assessment 临床评估 P Plan 诊疗计划 发热待查最常见的三类疾病 感染 自身免疫病 肿瘤 发热处理的一般原则 体温大于38.5摄氏度一般应给予退热药 禁止在诊断未明时即给予激素退热 谢谢! 团结 创新 严谨 奉献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