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竹外桃花三两支, 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 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樵人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高一级组 实践和认识有何关系? 请你评一评:孰是孰非? 甲:“不会游泳怎么下水?” 乙:“不下水怎么掌握游泳技能?” 活动一 卖瓜了!不甜不要钱!尝一尝! 真甜!买两个! 真甜,我也要两个! 我也要两个! 一、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问 题: (1)第一个购买者是怎样确认西瓜是甜的?说明什么哲学道理? (2)围观者并没有尝西瓜,他们是怎样确认西瓜是甜的呢? (3)尝了甜与听说甜有何区别? (4)有了“听说甜”是否就此否认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为什么?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 哪些名言体现了这个哲学道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一、实践决定认识 注意: 认识的来源与认识途径不能完全等同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2)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是多方面的。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是直接经验,通过知识的学习和传递获得的是间接经验。 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 获得认识的途径可以有两个: 认识从哪里来? 不能 个人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取 能不能说:认识有两个来源? 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 认识的产生问题(源) 知识的传播问题(流) --实践 直接经验 间接经验 启示:读书与实践相结合 判 断 1、“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2、“秀才不出门,难知天下事。” 说明每个人受主客观条件限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事事参加实践。 对客观事物的真正认识,还必须亲自参加实践,才算理解深刻,才继续深化发展认识。 (可以获取间接经验) (可以获取直接经验) 启示 读书与实践相结合 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 )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桥梁 ③实践出真知 ④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C 课堂演练 活动二 材料一:1812年12月,拿破仑为了独霸整个欧洲大陆,对俄国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法军所带的食物经过长期远征,剩下来的也已变质,许多士兵吃了变质食物,立即患病,严重地损伤了法军的战斗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人开始了对食品贮存的研究。法国马赛的食品制造专家尼可拉·阿培尔最先用“加热杀菌”的方法即用高温把食物煮熟,杀死细菌。不久,他又解决了杀菌后的密封技术,即用铁罐瓶子,把食品放入后,再把瓶口密封。从此,罐头食品开始流行起来。 材料二:没有显微镜就没有细胞学说;没有粒子加速器,就不会建立核物理学。 材料三:《舌尖上的中国》于2012年在网络、电视上风行。它通过美食制作过程中的辛苦劳作,由此尊敬和礼赞淳朴坚守的美德 。 问题:(1)食品防腐技术为什么会出现?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道理? (3)材料三又说明了什么道理? (4)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因此食品防腐技术会出现。 2.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能力,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 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4.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 遇到 新问题 产生 新要求 推动 认识的发展 实践的发展 提供 认识工具 促进 认识的发展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 锻炼 提高 人的认识能力 2、“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代人设烽火台,用烽火和狼烟为信号传递军情。同样的原因,促使现代人创造了无线电波发报、雷达等科学技术去探测和传递军情。”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惟一来源 B、人类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不断给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手段 课堂演练 从前,河北沧州城南,有一座靠近河岸的寺庙。有一年运河发大水,寺庙的山门经不住洪水的冲刷,倒塌了。一对石头雕刻的大狮子也跟着滚到河里去了。 过了十几年,寺庙的和尚想重修山门,找了许多人,要把那一对石狮子打捞上来。可是,河水浑浊、湍急,终日奔流不息,隔了这么长时间,到哪里去找呢? 多数热心的村民都认为应该在下游打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