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林则徐 民族英雄 林则徐(公元1785—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石磷,谥号文忠。晚号竢村老人、竢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清嘉庆进士。1838年12月底,清道光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次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协同两广总督邓廷桢、水师提督关天培,与英美鸦片贩子进行了坚决斗争,迫使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及外国烟贩缴出鸦片,共237万多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背景: 林则徐在1840 年中英鸦片战争期间,抗击英军,震撼中外,成为一代民族英雄。然而,清政府昏庸腐败,丧权辱国,反移罪于林则徐。1842 年8 月,林则徐忍辱负重,自西安启程赴新疆戍边。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我以微薄的力量为国担当重任,早已感到疲惫。如果继续下去,再而衰,三而竭,无论自己衰弱的体质还是平庸的才干必定无法支持。 千斤重担,激烈斗争,使自己心神长久疲惫。“力微”则是谦词。如果再一次用尽衰弱的体力和平庸的才智,那一定支撑不下去了。这显然是安慰家人的话,言外的意思是贬赴新疆,就不会再“久神疲”了,否则反而会“定不支”的,你们放心吧。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只要有利于国家,哪怕是死,我也要去做;哪能因为害怕灾祸而逃避呢? 此联已成为百余年来广为传颂的名句,也是全诗的思想精华之所在,它表现了林则徐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和忠诚无私的爱国情操。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谪贬在家(而不治更重的罪)那是皇恩厚重,而当戍边之卒刚好适宜退隐在家。 这是在皇权高压下的官场话,只能这样说,也是退一步宽慰家人,言下之意是:比坐牢杀头好多了,自己戍边养拙也不算坏啊。这样说,可见诗人宽慰家人的拳拳之心。终于,诗人化苦难为一笑,特地对妻子说了知己. 从字面上看似乎心平气和、逆来顺受,其实心底却埋藏着巨痛,细细咀嚼,似有万丈波澜。“谪居”,意为罢官回乡或流放边远地区。按封建社会的惯例,大臣无论受到什么处分,只要未曾杀头,都得叩谢皇恩浩荡。这就像普希金笔下那个忠心耿耿而无端受责的俄国老奴对暴戾的主子说的话一样:“让我去放猪,那也是您的恩典。”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宋真宗时,访天下隐者,杞人杨朴奉召廷对,自言临行时其妻送诗一首云:“更休落魄贪杯酒,亦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杨朴借这首打油诗对宋真宗表示不愿入朝为官。林则徐巧用此典幽默地说:“我跟老伴开玩笑,这一回我也变成杨朴了,弄不好会送掉老命的。”言外之意,等于含蓄地对道光帝表示:“我也伺候够您了,还是让我安安生生当老百姓吧。” 诗人特地给老伴讲了古人的故事,请妻子试吟一首诗,来“断送老头皮”。堂堂钦差大臣,同老伴讲故事,还戏说“老头皮”,可见诗人对家人、对妻儿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深厚感情,也显示了自己的宽广胸怀。 1.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 ①对国家忠诚无私。 ②对家人宽慰。 ③对自身遭遇的愤懑。 2.各联分别是怎样的语气? 自谦自嘲,豪壮,宽慰,戏谑(调侃) 3.有人评价本诗“含泪的微笑”,请任选两联对本诗的这种语言风格予以简析。 本诗于旷达幽默之中,隐隐蕴含着内心的愤懑。 首联以自谦自慰的口吻,道出所遭遇的不幸,语冷带嘲。 颈联表面上是感恩之言,实际是对道光帝反复无常的讽刺。 尾联以戏语劝慰妻子,诙谐之中带有难以掩饰的苦涩。 小结: 这首诗,从自己“久神疲”的身体说起,既述自己的心情和追求,又说容易为家人接受的宽慰言语,最后还戏说老伴,表现了诗人在蒙难背景下的为国为民的情思和眷恋家人的浓浓亲情。 * 林则徐 鸦片战争前,清王朝的闭关自守 广州十三行 广州十三行(1785年) 鸦片战争前,清王朝的闭关自守 鸦片战争前,清朝闭关自守,只在广州一地设“十三行”与外国贸易;统治者根本不了解西方社会的发展、进步情况,沉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 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绸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所以)加恩体恤(xù),在澳门开设洋行,俾(b ǐ ,使)得日有用资…… ——1793年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 鸦片战争前,

文档评论(0)

喵咪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