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上)第五—七单元复习资料
《练习4》补充:
1.地方俗语:
苏杭不到枉为人。
内地苏杭,关外巴塘。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2.戏曲,是以前我们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每当锣敲起来,鼓打起来,(生旦净丑)就会一个个(粉墨登场)。他们的唱腔(字正腔圆),他们刻画的人物(惟妙惟肖)。然而,这离不开演员们台下(孜孜不倦)的努力,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有了过硬的功夫,才能从同行里(脱颖而出)。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1、《青海高原——株柳》这篇课文以优美的笔触,大胆的猜测与想象,描写了青海高原上一株神奇的柳树,经过高原风雪、雷轰电击,却顽强地生活了下来,成就了青海高原上一个壮观而独立的风景,赞扬了柳树伟大的生命力,表现了作者的敬畏和赞颂之情。
2、本文作者陈忠实,现任陕西省作协主席,作品有《信任》、《渭北高原,关于一个人的记忆》、《白鹿原》。
3、积累有关“柳”的诗句和折柳送别的诗一首。
4、由这株柳你想到哪些人物:霍金、桑兰、张海迪、夏洛蒂……
5、熟记1、2、7、最后一个自然段。
6、词语解释:
婀娜多姿:形容姿态柔和而美好。在本课中形容柳枝随风摇曳,柳树宛如长发少女亭亭玉立的美好姿态。
艰苦卓绝:卓绝:极不平凡。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课文中指柳树为了生存进行了超越寻常的努力与抗争。
不可思议: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弥漫:充满,到处都是。
深邃:深远。
广袤:广阔,辽阔。
望而生畏:看见了就害怕。
锻铸:锻造和浇铸。
7、理解:“风情万种”同上文的折柳送别相呼应,写出了亲友离别的难舍难分。
“急骤”一词,仿佛看见柳树乘着春风一个劲地向上长的勃勃生命力。
8、课后习题三:(1)作者对它产生望而生畏的感觉,是因为柳树那不抱怨、不畏怯,坚持抗争、顽强生存的品格。(2)这句话不仅仅是写柳树,同时也是在写人。从中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在人生的道路上,生活和命运不可能公平,但只要心中一直充满希望,凭借自己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去努力,生命就会产生奇迹。(要背熟)
9、课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却又用了许多笔墨写到家乡灞河边的柳,目的是以家乡灞河边的柳柳来衬托、对比青海高原的这株柳,更加突出了青海高原这株柳让人望而生畏的生命力。
10、青海高原一株柳:坚韧不拔、百折不挠、不屈不挠、自强不息
16、草原
1、《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作者生动地描写了草原上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以及蒙古族人民的能歌善舞、热情好客。(风光美、人情美)
第二自然段中用三个“一百五十里”从正面说明草原的广阔;用“行车十分洒脱”、“怎么走都可以”从侧面衬托草原的广阔。(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2、老舍: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品有话剧《龙须沟》、《茶馆》,小说《猫城记》、《离婚》、《四世同堂》。
3、词语解释:
清新:清爽新鲜。
洒脱:言谈举止自然,不拘束。
羞涩:难为情,态度不自然。
翠色欲流:颜色绿得快要流出来了。
4、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蒙汉:指蒙古族和汉族;何:哪里;“忍”是忍心;天涯碧草:指大草原;话:倾诉;斜阳:傍晚时西斜的太阳。这句话的意思是:蒙汉两族人民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就这样分别?夕阳西下,大家站在蒙古包外,面对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依依不舍地话别。
这句话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之间深厚的情谊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5、“嗯,刚吃过。(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这句中的“回味”指吃过东西以后,留在口腔中的余味。)造句:我吃了妈妈烧的鱼,回味无穷。
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这句中的“回味”指对经历或接触过的事情重体味。)造句:我幼儿时的那段美好的经历值得我一生去回味。
6、蒙古族习俗:蒙古族以肉食、奶食为主,传统吃法有“手扒肉”、“烤全羊”。每年七八月间,草原上都要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摔跤”是“那达慕”的主要内容。
7、背诵1、2两个自然段以及比喻句,明白把什么比作什么。
8、关于草原的诗:《敕勒歌》 《草》
17、麋鹿
1、《麋鹿》是一篇记叙文,介绍了我国珍稀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
2、麋鹿为何又称作“四不像”?(第二自然段的第2句话)
3、最大的麋鹿保护区:江苏省盐城市的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
4、珍贵的国家保护动物还有: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丹顶鹤、中华鲟、白鳍豚等。
5、第3、4自然段在介绍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时,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使说明对象更加形象、可感。
6、课后第2题:
(1)“饲养”一词,是讲麋鹿在英国的一个私人庄园里接受人工喂养,因为精心喂养,所以“生长良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42页WORD-2024年GenAI人工智能和工作的未来.docx
- 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外文翻译文献.pdf VIP
- (苏教2024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材料的演变 综合测试(含解析)新教材.docx
- 基于AI智能技术的中小学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与效果评估研究.docx VIP
- 高中化学教材所有知识点总结2025版.pdf VIP
- (苏教2024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空气的性质 知识清单(新教材).docx
- 人工智能应用教育平台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国电信新一代bss3 0_数据模型场景验证分册一分册v1 1 00.pdf VIP
- (苏教2024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水体 知识清单(新教材).docx
- 友邦友如意星享版(2024)重大疾病保险条款.pdf
文档评论(0)